【怒火難洩】美國今年經歷了1970年代有紀錄以來最多的集體殺人事件,宗數達41宗,共奪去211人的性命,當中80%牽涉槍械。有犯罪學專家指美國人多了大開殺戒,反映現時美國社會充滿怒火,多以槍擊宣洩,現在似乎踏入了「集體槍擊的年代」。公仔箱論壇1 K# N& O% G9 d* D1 w- u
' O) `! P- [( Y; O" I5 {- j( Atvb now,tvbnow,bttvb根據美聯社、《今日美國報》和東北大學的數據庫,今年集體殺人案,即除了施襲者外釀成多過3死的集體謀殺數目,是有紀錄以來最多的一年;數據庫最早的紀錄為2006年,相關研究最早只追溯至1970年代。今年41宗集體殺人案,33宗牽涉槍械;當中以最備受矚目的德州埃爾帕索的沃爾瑪槍擊案死傷最慘重,有22人遇害;另外德州敖德薩市、新澤西州澤西市和維珍尼亞灘的大型槍擊案也一度成為全國焦點。
" |% l, X$ A8 P+ {' A/ X公仔箱論壇
8 D6 G, d( ?& N- b& @5 S( n' Y4 k5.39.217.76相識群體案發多 動機難查
/ \6 K! }' i1 s1 C% P5.39.217.76但數據庫的統計也顯示,大部份的集體殺人案發生在互相認識的群體中,通常牽涉家庭糾紛、販毒或犯罪集團的暴力事件等,犯案者的動機通常難以追查,全國新聞媒體也甚少涉獵到這些新聞。今年第一宗集體殺人案發生在俄勒崗州克拉克默斯縣,一名42歲男子用斧頭斬死其母親、女朋友與9個月大女兒後遭警員擊斃,現場有兩人成功逃脫。該案件的兇徒偶與警察發生過衝突,也會與親戚起爭執,但事發前無重大犯案徵兆,其動機仍然未明。3 l. z4 t7 K"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 O( R# N( F1 A4 X- \
集體殺人案數目不只多,影響範圍也甚廣,美國今年近半州分都有發生集體殺人事件,當中以槍管較嚴的加州最頻密,錄得八宗。美國明尼蘇達大都會州立大學犯罪學家登斯萊伊(James Densley)指,數據庫的數字與他集中探究槍擊案的研究結果相呼應。他認為,使這組數據更異乎尋常的是「在一般或整體謀殺案數字正在下跌時,集體殺人案數字正在上升」;對比起集體殺人案在所有謀殺案的份額,它們導致更多死亡。
$ P- K N8 I' ]# s( X- p8 V! N4 x; a; V% g/ M
專家:恐懼刺激傳染效應
% i6 G) W: K: p( \) i( r綜觀近年數據,集體殺人案的數字也甚為高;2016年錄得38宗個案,為有紀錄以來第二高;而2017年的死傷數字受到拉斯維加斯槍擊案拉高,比今年還要慘重,共有224名遇害者。登斯萊伊分析,此趨勢是美國社會「憤怒與沮喪的時代」下的副產品。他又指每一代皆有一種流行的犯罪模式,有一定潮流,1970至1980年代現過連環殺手潮,1990年代流行校園槍擊與兒童綁架,千禧年代則經歷連連恐襲,「現在似乎是集體槍擊的年代」。tvb now,tvbnow,bttvb5 k2 r. y8 T& s6 z2 _4 J; z* u
! T/ F+ c& h! [6 s3 Y6 [! Y( M8 o他與東北大學犯罪學家霍士(James Alan Fox)同樣擔心「傳染效應」的出現,即是一波集體殺人案會觸發另一波集體殺人案。霍士指:「這些仍然屬少數案件。明顯地(發生的)風險低,但(社會的)恐懼感高」,而「刺激傳染效應的就是恐懼」。
+ D* A. ]2 v' H3 m2 Y# h3 ptvb now,tvbnow,bttvb美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