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亞洲] 睡屍袋四日「復活」投身災難應對部門 南亞海嘯15年 倖存者變守護神

【災後重生】15年前的今日,印尼人穆南達爾(Arif Munandar)「死」了;5,400多個日子過去,現在的他生龍活虎,每日都為保護他的家鄉班達亞齊不被海嘯摧毀而努力。事實上,不少南亞大海嘯的倖存者都在為防災與重建而奮鬥。5.39.217.76$ E8 y3 G7 T* t5 w1 b
" P0 T5 w6 {$ z1 L: B- q6 O

5 ]  E+ q4 \& @5 R5.39.217.762004年12月26日,一場9.1級大地震在印度洋引發了17.4米高的世紀海嘯,奪去印尼、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及另外9國合共23多萬人性命,而穆南達爾被當是其中一個,但他同時也是萬中無一的幸運兒,被放進屍袋四天後,他「復活」過來:在35歲的時候展開生命的take 2。死裏逃生該慶幸,悲痛的是可分享的人所剩無幾。海嘯巨浪幾乎夷平他的村莊,他不只無家可歸,更失去24個親人和眾多朋友,更痛失妻子和三個孩子。
: v5 ]9 E4 m8 g& x% a& N& O公仔箱論壇) `' o" a6 u8 Q+ W

- Q9 B' u$ N: _$ P, c$ S- W5.39.217.76
8 {- D! c\" H: w! ?% T% |7 g; V
) \5 \2 S. j, ]  y) A「死而復生」的穆南達爾現為無線電技術員,檢查警報系統的發射站。路透社
# z; w5 _4 C- M  N0 _( G4 L& Etvb now,tvbnow,bttvb8 f0 K/ b; g7 I\" t. {
tvb now,tvbnow,bttvb7 c/ W4 }% j7 p, ^/ h! Q7 G8 z
維護海嘯警報系統  M7 L- ~8 Y; |: H( q6 ?
不過穆南達爾並沒有被悲傷吞噬,而是努力重建人生。災後他在收容所營地住了六年,終於重新建設家園,目前他已經再婚,與妻子有兩名孩子。同時他亦為第二次人生找到目標:49歲的他現在於亞齊的災難應對部門,擔任無線電通訊技術員,把協助維護海嘯警報系統視為己任。2 B+ Z5 r. J, Y- C) q% I

2 X( r3 ]7 Q$ E, e6 D0 \7 z0 L穆南達爾強調有必要做最壞打算:「假如再發生那樣的大災難,我們得向社區提供資訊,才能將傷亡人數減至最少。」5.39.217.76$ n3 G9 @* J4 c; [

0 f/ p7 m- I5 l! X! o9 c+ s& v. M44歲的揚蒂(Armilla Yanti)跟他的看法不謀而合。15年前的今天,她離家去買菜,從此失去兩個姊妹。那天的恐怖和悲痛,她現在經常回想起來,因為這是她的「工作」。她是亞齊海嘯博物館的導賞員,負責向參觀者講解當年巨災,包括自己的第一手經歷。
/ W+ Y5 M2 l, \! ?' e' Utvb now,tvbnow,bttvb
/ e* ~8 C8 {7 V& @8 C& K" j6 C5 c$ c. ^5.39.217.76揚蒂希望「透過跟大家分享我的創傷經歷,可以將災難帶來的教訓傳揚開去」,包括設立預警系統的重要性,以及一旦遇上地震和海嘯要如何自救:「我希望人們永不忘記。」$ A3 i# h$ m9 d# X! f

% h5 i+ u9 {7 I; }$ L$ A$ m) u5.39.217.7615年前塞蒂亞萬(Dery Setyawan)還只是個20歲的大男孩,面對所住的海邊小鎮楠普幾乎徹底摧毀:7,000居民僅300人活下來,母親、嫲嫲、外婆與弟弟,還有許多朋友都被巨浪捲走,令這名年輕人受到極大創傷。為了克服傷痛,他的對策是:重投大海懷抱。「衝浪成為我的靈丹。人在浪上,懼意全消。我可以擁抱過去,平靜接受一切。」
% ^+ v% ^0 M4 x' `; p- @公仔箱論壇重投大海衝浪療傷tvb now,tvbnow,bttvb( ]. i+ D$ S( x
災難之後,他和許多鎮民都曾經對大海滿心畏懼,不敢下水,「只是觀察海浪和水位」。可是,「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我們傍海而活,以海為生」,所以在海嘯一周年之後,他決定要克服恐懼。7 N/ F9 T+ x2 M9 l+ M
公仔箱論壇9 W! a9 ]% Q( u4 e- D
「海灘的浪是我們的朋友,殺人巨浪是來自深海的──我當時是這樣說服自己重新下水的。」現在這名兩兒之父已是職業衝浪選手,除了參加國內和國際賽事外,他亦在當地籌組了衝浪俱樂部,並推動主辦上月的亞齊衝浪錦標賽。
" C, ?0 n6 b5 h+ s0 Q
( w. U2 i) a7 A& d6 \tvb now,tvbnow,bttvb他希望衝浪可以幫助楠普鎮發展旅遊業,將海嘯帶來的絕望化為希望。「衝浪可以吸引更多人前來。」5.39.217.76* x) z( c$ e2 U2 c. c" l
路透社/法新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沒錢搬遷 返高危區建家園6 u7 c, C/ i& Z* U8 Y3 k' Y

; s8 y& V1 B- X" K* W7 O- s5.39.217.761 ?% u' ^) P0 S- M& e# I' {
班達亞齊當年在大海嘯後滿目瘡痍。資料圖片
# H: ], N# e! e0 i* Y. @* y, ~. {公仔箱論壇8 F, s! A% R$ M% f
南亞大海嘯印尼16.7萬死難者中,絕大多數是重災區班達亞齊居民。當地災民經歷浩劫,很多仍回到易受海嘯和水浸威脅的低地重建家園。當年幾乎完全夷為平地的高危區,現建了25,600座建築物,約居住5萬人,跟2004年水平相若。
" {; c+ A' U/ |  K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j  G* ^- B: p5 g; Z
欠資金建海堤5 E7 n% h& P9 E/ A9 C* d7 H" N% Y
大海嘯發生後,政府起初考慮在沿岸兩公里設緩衝區,禁起建築物,但在居民上街反對要他們遷出祖先土地、改變捕魚為生的生活後後束之高閣。當地居民就算想搬遷也沒有錢,外人沒有膽買他們的土地或房屋,惟有硬着頭皮重建住下去。
5 z9 c( N! ^* }4 w9 R)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y: d. o! s( ~( T" y/ e
班達亞齊市政府工務與規劃部主管賈拉勒丁(Jalauddin)承認,在外國援助用盡後,市政府已沒錢遷移居民和建海堤,又承認現有建築和規劃分區規範沒認真執行,因大海嘯已是15年的事,起抗地震巨浪能力達標的建築物也較貴。
& `3 N9 G, A2 y5 M. D! Htvb now,tvbnow,bttvb
8 o1 \9 j* s. o. W7 B0 j) C他表示:「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起疏散中心之類建築物和舉行疏散演習。如果公眾想留在高危區,我們就必須找到可抵抗災難的工程解決方案。」政府透過公共宣佈提醒居民在高危區生活的風險、在學校課程加入災難準備教育,並找宗教領袖和義工協助進行海嘯演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u' r0 ~3 C" ~  U# [
路透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大地震觸發巨浪 23萬人死
, z/ `) ?5 K; p1 C$ B5.39.217.76
+ I" p) f4 B3 Y& w( O  a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C  x1 i: l* d  t; x% w
揚蒂向亞齊海嘯博物館參觀者分享自己歷劫經驗。路透社tvb now,tvbnow,bttvb5 E* T$ f  ]! J/ d5 `( C( R
8 k. G7 ^( T( _* a  [/ B3 M- m  R
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亞齊省對開的印度洋發生黎克特制9.1級大地震,觸發高達17.4米的海嘯巨浪,幾秒內令部份社區從地圖中抹走,令南亞、東南亞和東非13國受災,總死亡人數逾23萬。tvb now,tvbnow,bttvb0 h/ m3 e% S! _& t' C) a  g) M
5.39.217.761 O" Y' E7 E( ]( ~" o$ q
印尼是受災最嚴重國家,除16.7萬人死亡,17.9萬建築物和房屋被毀,逾57萬人失家園。當年由於死傷者太多,醫院和殮房逼爆,大量屍體留在街上或沖上岸,在瓦礫中腐化。
$ }) F0 R  F# e7 \! x7 }公仔箱論壇印尼災情最嚴重
2 b, {1 @! K4 Z  |3 ~公仔箱論壇
" H9 [7 B$ g# V# T8 C斯里蘭卡是受災第二最嚴重國家,約有3.5萬死,51萬人失家園。跟着是印度,有1.6萬人死,近65萬人失家園。泰國亦估計逾8,000死,當中很多是遊客。其他受災國家包括緬甸、馬來西亞、索馬里、坦桑尼亞等,遠至南非亦有人死亡。在這場巨災後,28國斥資逾4億美元(31.2億港元)建立海嘯預警系統。+ y! h6 R' t4 C' q
路透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災民走過幽谷 主理孤兒院燃點希望tvb now,tvbnow,bttvb$ ]% q( q# n; l% l8 O9 s" C

/ C- L9 z. z" E' W" p0 w$ D# a* utvb now,tvbnow,bttvb
, j8 e9 D  h4 ~$ J+ h帕拉米什瓦蘭夫婦在海嘯痛失三子女,曾失生存意志。
$ {6 y# X; g& u9 G7 |# n% M3 v# [5.39.217.76
3 a' ?  L6 Y' T, T- y有幸於災難生還的人無私回饋社群,歷劫後選擇以生命影響生命。泰國和印度南部當年是海嘯重災區,當地兩間孤兒院目前的管理人都是當年災民,走過幽谷,他們都想為下一代燃點希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5 Q0 @! r& C9 y" x+ `$ [" B' d
tvb now,tvbnow,bttvb1 O2 W, E. j/ z' j, L( u% z
來自泰國南部的西蒂拉喬特今年27歲,2004年災後入住「善心屋兒童之家」。孤兒院創立時只打算為70名兒童提供臨時災後庇護,至2012年才成為恒常設立的機構,過去多年為數百名兒童服務。
7 K9 U. ^4 Q" ~1 K( ^6 j! |, |1 u+ w% m; Q0 \+ b
痛失三孩子曾想自殺
, H0 j1 D2 b, ?  k公仔箱論壇孤兒院創辦人死後,西蒂拉喬特接手管理孤兒院,至今已有兩年:「老師(創辦人)一直支持我至大學畢業,更讓我有機會出國留學。我現時回來為她工作。」孤兒院目前有92名兒童入住,有員工讚揚西蒂拉喬特管理下兒童獲得良好照顧,「她懂得他們的傷痛」。, _4 s* N1 p% A: v
公仔箱論壇9 V# ^- O) S1 E" |" H. w
來自印度南部的帕拉米什瓦蘭與妻子在海嘯中痛失三名孩子,曾想過自殺,走至附近村落發現許多孤兒,「我看見很多小朋友無父無母,孤零零站在街上。我想既然我失去孩子,為何不收養這些孩子,給他們一個家?」他們起初帶了四名孤兒回家,不久後把自己的家改造成名為「希望」的孤兒院,孤兒人數迅速增至36名。
+ H% J' {6 }; O' K) \) t  j) z
1 q( j6 s# s7 \$ y  x( F& o公仔箱論壇二人自此找到新目標,動用積蓄加上朋友幫忙,他們為男孩和女孩分別興建一幢庇護所,照顧45名孤兒。他們之後也再育有兩名兒子。如今長大了的孤兒已搬出,有的繼續學業,有的加入跨國公司,亦有人選擇回來幫忙。帕拉米什瓦蘭說:「這是終生志業,為了我們死去的孩子。」公仔箱論壇; T! @$ u- h* w. W2 ~( C
路透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