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國際] 東西南北:美國議員彈劾美國總統 - 安裕


1 M& h6 P  x8 O" b2 B9 U: \公仔箱論壇
: I' j: H; l5 l( W" h' G3 O) x: y3 }美國國會內,眾議院兩黨領袖熟練地把發言時間分配給黨內議員,有人分得20秒,有人是一分鐘,能言善辯的重炮手時間多些,兩分鐘、五分鐘,或者更多。兩黨軍容完整,一概坐在議事堂兩側,目不轉睛盯着辯論過程。共和黨人左襟上都有一個圓圓的襟章,北卡羅來納州的米度斯(Mark Meadows)連珠炮發,予人印象深刻。民主黨今屆在眾議院是主場,哪會輕易讓步,麻省老將尼爾(Richard Neal)歷經五名總統,說彈劾是國家危急之秋的必須。這些都是似曾相識的場面:不過是21年前,另一位總統也受過如此的煎皮拆骨之苦;所不同的,當年是民主黨人總統克林頓,今天審的是共和黨的特朗普。
. O% f+ }4 a# P) c# [tvb now,tvbnow,bttvb: C1 W) \8 D, U* T
這一代的美國人可謂因緣際會,短短21年之間親歷兩個總統面對國會彈劾程序。特朗普和克林頓之前,總統面對彈劾要數到1868年的安德魯約翰遜。70年代「水門案」的尼克遜本來也是難逃一劫,此案當時有一句傳誦至今的名句「冒煙的槍」(Smoking Gun),意即證據確鑿,鐵證如山。但尼克遜的是厲害,就在眾議院展開彈劾程序之前,先行辭職求去。說到底,對尼克遜這一國之尊來說,好死勝於歹活,毋須留着殘軀讓他最恨的國會用來祭天。至於接任總統福特動用總統權力特赦尼克遜則是後話,尼福二人墓木早拱,特赦此舉對當年紛亂不休的美國孰優孰劣,到今天仍是美國政治的研究議題,也是美國政治史的一大迷思。
% Y! X& a4 Y2 \5 i. ttvb now,tvbnow,bttvb國會權力不是一頁廢紙
# k9 p  Q  q7 D+ l6 b& ^有一種說法是,來到克林頓彈劾和特朗普彈劾,已是流於民主共和兩黨之爭,口舌之尤多於尋求真相。是否如此,天天貓在電視機前看國會聆訊的美國民眾自有所感。不過,國會議事堂這一場合,則是代表美國人民的國會議員監察上至總統下至官員之地,相信全美三億人口必無異議。所謂三權分立,國會山莊便是這類樣辦:議事堂內聽證會有閉門有公開,證人宣誓過後就是議員發問。余生也晚,未曾得睹「水門案」的激烈盤問,只是看過1986年的「伊朗門」聽證會:身穿海軍陸戰隊軍服的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諾斯中校,面對國會特別委員會主席、日裔參議員丹尼爾.井上嚴語逼問下的語拙無力。國會權力不是一頁廢紙亦非空話一句,是真正實在的監察權力。
" a; N5 D! E5 {tvb now,tvbnow,bttvb
* a2 f8 m" h$ [0 K0 f! r+ P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克林頓與特朗普彈劾兩案,當事人都有同一種不忿:本人就是黨派之見受害者。特朗普在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六頁長信,這種感受躍然而出,「公然向民主開戰」這些字眼都用上了。至於克林頓,在2004年出版的自傳《我的人生/My Life》,用了不少篇幅提到一個人和一樁事。人是起訴他的特別檢察官斯塔爾,事就是國會對他啟動的彈劾程序。自傳裏說彈劾是「共和黨新右翼」所為,又說「倘若以水門案標準,我的案子根本毋須彈劾」(If the Watergate standard had been applied to my case, there would have been no impeachment)。至於黨派之見的具體實例,近兩個月共和黨大翻舊賬,支持特朗普的霍士電視台,播出1998年時任眾議院少數派領袖佩洛西在國會為克林頓辯護的一句,「今天共和黨多數派不是以公平來論斷總統,他們是以復仇彈劾總統」(Today the Republican majority is not judging the president with fairness, but impeaching him with a vengeance)。霍士的報道說,今昔對比之下,佩洛西講的是「非常不同的調子」。公仔箱論壇7 Q) |0 Y& @' T: U# m6 L
結果如何選民皆是贏家
2 o! p  M2 q7 t即使如此,兩黨還是遵從一條不成文規定:雖可攻擊政治對手,極少批判彈劾總統這一機制。周三在眾議院表決前的長篇辯論,民主共和巨炮盡出,各為其主,火花四濺。當中不少是黨派之見,有人揚出政績互比互轟,一邊全力咬着不放,一邊傾力踢走攻擊,可是絕少聽到對彈劾制度的不滿。這就是美國政治的根本,制度不可丟,這一點潛在共識,在兩黨辯論火併當中顯現無遺。專研美國總統制度的芝加哥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賀維爾(William Howell),從國會對總統的監察角度出發,認為如果一個總統行使權力而沒有監察,「美國就會有大麻煩」。賀維爾之前接受芝大校報訪問時,就說到「若果我們擔心我們民主的健康,就要小心一旦總統因為個人利益而行使權力之時,國會限制總統或訓斥總統的權力」。
* e2 @/ m* \0 ]( f6 I- ~  x5.39.217.76
0 M+ ^, {5 j, J( L; |4 y9 r* p0 Z5.39.217.76這些限制或訓斥總統的權力,政治架構上源於國會。國會議員由選民一人一票直接選出,職是之故,監督國會議員是否有負眾望的,其實也是選民。這便是說,選民選出總統,同一時間,選民選出議員監察總統。這是講了幾十年的老掉牙民主機制,許是老生常談一些,卻是令到世界第一大國的總統規行矩步,生怕丟了烏紗的巨大壓力。眾議院周三通過彈劾,表面上球是去了參議院那一邊,但是只要細心再想,其實眾議院、參議院、白宮現在都有一個球。不論這場對決最後結果是勝是和是負,大贏家只有一個:美國選民。5.39.217.76* ]) u5 V* U4 a" N! Z% q

0 \8 o2 l( X& _$ _+ x% J$ s9 U安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