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aa00 於 2019-10-29 03:48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A+ o7 a" q7 _8 p! o' s
! t/ g9 k4 k- ]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n. X* g( z# u( k* Z
tvb now,tvbnow,bttvb, N+ C1 O/ _" f* F1 J
延宕多時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昨日終於在北京展開,此次會議的主題是探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亦即是所謂的「第五個現代化」。內地官媒在會議揭幕前一天紛紛轉載了新華社一篇題為〈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寫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之際〉的文章,為為期四天的會議展開輿論造勢,也讓外界得以透過官媒的定調對會議內容一探究竟。/ O# q7 G! T$ e
% L4 [" A8 K* ~4 o r8 U2 I' ?+ q
在這洋洋灑灑6,000多字的長文中,貫穿不變的是「唱好中國」乃至「唱好中共」的主旋律。文章花了不少篇幅回顧中共建政70年的「功績」,亦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定下時間表,包括到2021年「在制度成熟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49年則「全面實現治理體系現代化」,卻始終沒有羅列一些具體的政策措施來闡述要如何達到這個目標,更無從得知怎樣才算達標。$ P* d8 f: e1 A% ~1 `# h# X
3 U( C% @% O2 o0 V' Q8 A文章較有新意的一點,是開宗明義地提出「中國之治」這個概念,作為「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延伸說法。治世,是傳統中國士大夫及帝王所追求的理想,看來在習近平於2018年修憲成功,掃除終身制障礙,確立「一尊」地位之後,「求治」成了他「聖君夢」的下一個目標。然而文章所提倡「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的「三個堅持」,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首,卻與傳統中國的治世概念大相徑庭,只能稱之為「中共之治」。
- r5 u3 X. P# _& R
* _3 ] K, m$ |& Z! g公仔箱論壇在傳統中國的治世概念裏,受儒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教育出身的士大夫們強調的不過是國泰民安四字。古代中國雖是君主專制,「堅持某朝領導」卻絕非歷代史家對治世評判的先決條件。事實是在傳統中國的政治道德中,皇帝雖貴為天子,也只是「受命於天」,替上天管理百姓;一旦君臣昏庸導致社稷敗壞,天命改變、朝代更替,在士大夫眼中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如何維持「天命所歸」,歸根究柢也是要以統治者的德行、才幹和實際的行動尋求百姓支持。" p9 I% Q1 Z G3 M9 v
tvb now,tvbnow,bttvb* X; _0 L1 Q2 M
「堅持中共領導」皆因百姓離心
1 F& E- F0 C& k4 x+ L公仔箱論壇在治世中,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人民認可統治者,自然就會歸心,又何須強調「堅持某某領導」?相反,正是政治腐敗、百姓離心離德的世代,才需要強調「堅持某某領導」,彰顯管治者的權力。如今習近平高舉「堅持中共領導」的口號,分明是公開宣示中共治下的中國,距離傳統中國的治世標準遠得很。
, ]) O" ?8 ]3 k2 {( a
) |) _8 ]. e# B) Ltvb now,tvbnow,bttvb更為諷刺的是,新華網這篇文章的配圖以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簽生死狀實行「大包幹」的事例來論證中共「以非凡的政治勇氣打破『理論禁區』」,從而取得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事實是那18位農民走投無路搞到要簽生死狀,皆因私分田地這種「走資」行為違反了共產公社制度,會受刑法處罰,只是後來因為經濟成效顯著才得到政府承認,成為改革開放的標誌事件。亦即是說,改革開放是始於「不堅持中共領導」,其成功亦建基於「不堅持中共領導」,如今習帝的中共之治反過來強調黨領導一切,那是大開歷史倒車,又怎可能是治理體系「現代化」?
5 A; k m/ \& n1 d" G2 B- }" b
7 e5 E7 {9 E6 J2 c' [! E至於所謂「三個堅持」的另外兩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本來就是中外歷代為政者應該奉行的大原則,然而中共實行得如何?不用看治理體系尚未現代化的內地,看看今天中共「全面管治」下的現代國際都會香港,當可得知,中共之治不單與傳統中國的治世扯不上關係,更與現代化只有衝突,談不上實現。5.39.217.76+ b, M1 p' p4 c- S2 N: O* c4 \3 H; d
+ k( s0 E+ P0 b* X4 N, S林海
) m. |' W4 Q) X* C8 j/ B" U5 z0 b5.39.217.76傳媒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