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不可或缺的真雙普選訴求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 黃冠能

% w+ H) w7 l( P! f
5.39.217.765 Z% F$ g9 W& r" S5 _% Y  e
反送中運動已經持續三個多月,政權只答應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回應五大訴求之一,然而「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依然響徹街頭。大家對於這句口號有多認真?
/ x  c2 ^* H! \. w3 d6 o- A5.39.217.765.39.217.76, Z% e+ C8 i$ U; C. x
警察使用過度暴力、任意拘捕市民甚至義務急救員、包庇政權支持者及黑社會,依然不斷在鏡頭前上演。「警察還眼」、「7.21唔見人,8.31打死人」等成為示威口號,還有各首針對警察的歌曲唱得街知巷聞,「黑警」深入民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彷彿成為五大訴求之首,獲近八成市民支持,已成為社會共識。
6 Q, T/ F8 D- R$ t* x/ {" t/ W公仔箱論壇
( u. ~+ p, X9 P6.12及其後多場抗爭都被警方視為暴動,被捕義士被視為暴徒,然而沒有這些勇武抗爭者,香港早就送中,還容筆者這類和理非在此寫文章、做論述?運動支持者因此都明白「沒有暴徒,只有暴政」,「撤回暴動定性」、「釋放被捕人士」兩項訴求也是必不可少,否則對不起各位前線手足。公仔箱論壇$ \; B& t0 X( v( Y. n0 _- n

/ b2 r$ f. J0 s: w9 d" O然而真普選的訴求,總像在五大訴求之末:它是6月底才出現的訴求,取代要求林鄭下台;它一直排在五大訴求的最後面;它好像比較抽象,要求的是制度改革,不像警暴歷歷在目;甚至不少運動支持者以為在強大的中共面前,真普選難以達成,如果訴求達成前四個,五缺一都收貨。這種想法實在大錯特錯!公仔箱論壇) U- k; X7 W" D  ?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C, X+ a# d. N- o+ h# A
另外四訴求實現的基礎
) D0 [" H0 r% p, i" y5.39.217.76沒有真普選,已撤回的《逃犯條例》可以再一次被提上立法會!沒有真普選,獨立調查委員會可以全由保皇黨組成,調查可以兒戲,建議可以玩假,警政改革可以不執行!沒有真普選,撤回暴動定性也可以繼續告暴動!沒有真普選,獲釋放的義士將再次被拘捕!沒有真普選,所有運動支持者都將被秋後算賬,將永遠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沒有真普選,沒有真正的制度改革,沒有真正由香港人組成政府、撤換政府、監察政府的制度,一切專權政府的回應皆是虛幻,必將食言!
# f2 A: `5 C& _+ T! s' \2 }tvb now,tvbnow,bttvb
# U! P5 a' N( ?; `" p2 \* N反之,如果立即實行真普選,就算其他四大訴求不獲回應,我們就選個會實現其他四大訴求的人去當特首、當議員!所以筆者膽敢說,「立即實行真雙普選」是其他四大訴求實現的基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z8 x; V! m9 ?0 }- k# O

) B0 a! K2 r6 k3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你會問,香港人憑甚麼要中共退讓到要給香港真普選?這跟憑甚麼中共要滿足香港人的其他訴求一樣:憑香港人的堅持、勇氣與智慧,憑香港人的國際聯繫、民間外交,憑香港人的民間自治、自強不息,憑香港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七成中國外資的來源地,憑中國沒有香港就難以應對其經濟下行的內憂與貿易戰的外患。自以為厲害了的天朝,可以繼續拖延,但只會將香港慢慢殺死,惠譽和穆迪最近降低香港的信用評級與展望,就說明國際對香港自治的信心正在下滑;美國及國際社會的其他成員,亦將以《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等工具監察香港的狀況,並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人。5.39.217.76" k* V* x& K* g% V; C  `1 {7 }

7 L0 ^- f' Z$ j5.39.217.76說來諷刺,天朝與香港人其實都需要光復香港的自治聲譽。中共只有兌現在《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的承諾,實行真正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實行真雙普選,不然天朝經濟恐將在新冷戰中崩潰,與香港攬炒。2 h5 O5 d5 |( Z$ g' ~- p) Y

, p! Y3 q  H1 t$ ~! A* ^) F1 r5.39.217.76雨傘運動五周年前夕,望香港人毋忘初心,堅持至黎明來到! # L3 h6 ?: O9 B

( I# B/ ?9 j' \tvb now,tvbnow,bttvb黃冠能tvb now,tvbnow,bttvb5 S- v( d( _  C7 |0 F( s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