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其它] 極星號載19國頂尖學者「凍結」一年研究暖化 史上最大北極探險啟動


, I/ R. G, i3 t4 D, O3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極星號將在北極區逗留一年。* N/ c( P; f; ?% N' f, X

2 ^% g; @* ]7 C# W公仔箱論壇史上最複雜及最大規模的北極科研考察計劃,前日正式開動,載着多國科學家與科研器材的科研破冰船「極星號」(Polarstern)自挪威北部港口特羅姆瑟北上,準備「凍結」於北極整整一年,科學家希望在當前全球急劇暖化的關鍵時刻,深入了解這個「最多未知數」的地區,從而協助各國為拯救地球作出重要決定。
6 e/ @. P, ]$ n( Y*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M$ f; w3 ?! E+ Q" G! M# |
「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移觀測站」(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簡稱MOSAiC)領袖、德國大氣物理學家雷克斯啟航前興奮介紹說:「真的要啟程了!在大家花了這麼多年時間和努力後,今天夢想終於成真。」公仔箱論壇+ e0 @; u. u" M4 R7 S# p8 M6 ?+ f
0 J2 D- g) a/ Z) T/ [7 Z; K9 D; }
到北極考察極有必要但絕不簡單。北極區是「全球氣候改變的中心點,偏偏卻是科學家對氣候系統了解最少的地區」,因此今次考察行動經多年準備,並且需要國際合作才成事。5.39.217.76; N3 _$ F' C2 O, F7 e- D" m) [
& G' F  {9 p$ g9 ~6 S8 |
耗資12億5.39.217.76$ o& |3 W. g* h/ @7 k6 t
這個耗資1.4億歐元(逾12億港元)的計劃,除了包括德、美、英、法、俄、中等多達19國逾70個科研機構共600名不同領域科學家參與之外,極星號還需要各國破冰船幫忙,例如首階段航程就有俄羅斯破冰船護送,駛往北冰洋近西伯利亞部份,務求在兩周後尋到合適的大浮冰,供極星號下錨,之後就開始漂流之旅。
! f4 z" q% ]% D% d" L: H$ z5.39.217.76
4 z' d# F2 f& J# |6 s" ?' utvb now,tvbnow,bttvb隨着越來越日短夜長,科學家要爭分奪秒在浮冰上架設好研究站,之後極星號和研究站網絡會慢慢漂向北極,並「凍結」起來,而凍結期間科學家就要改為坐飛機往極星號換班工作。
3 o! Y1 e: O  b3 [; y8 R5 p$ q4 z( J. G+ z4 e7 @% M
最大敵人「不見天日」7 X) D) @4 W1 d+ j
雷克斯指出,這次計劃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很快就要跟太陽說再見」、與低至-45℃酷寒天氣。為這次研究準備了九年的海冰物理學家阿恩特認為長時間不見天日是最大挑戰。「在昏天黑地中甚麼都看不到、而明知北極熊隨時可能來襲,對心理的影響不容小覷。」團隊成員全要接受槍械射擊和求生技能訓練。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9 x, j3 d0 `8 ?/ K1 N

* d; e" p, K% q雖然環境艱苦又凶險,但定於明年2月上船的阿恩特認為,這是極難得的獨特計劃,因科學家鮮有機會觀察北極全年四季的氣候變化。對她來說,「最有趣會是冬去春來」,這期間雪的密度、大小和種類變化有助科學家了解北極區能量流動。
% S# |4 o3 [* z美聯社/德新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環保少女促各國應對阻災劫                           
9 I+ J, [. H6 p; S2 B: i. r公仔箱論壇- A% h/ `- p4 H/ \* o
環保少女通貝里公仔箱論壇9 Y0 P1 h4 M- _

3 k% [  j2 ~$ S$ @- v公仔箱論壇全球185個國家約400萬民眾前日上街參與「全球氣候示威」,以「周五罷課運動」喚起全球關注氣候問題的瑞典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亦有參與紐約的遊行,促請各國領袖馬上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X! ?2 k# N9 mtvb now,tvbnow,bttvb
' \- x0 p6 O+ e3 z公仔箱論壇全球400萬人上街
2 e+ f- C+ v- E4 a; n16歲的通貝里前日與一眾罷課青年走上紐約街頭,認為眾人成為「變革浪潮」一分子,又指功勞不屬自己,而是各地不同主辦單位的努力,「我希望今次是另一次社會轉捩點,我們展示有多少人參與並向領袖施壓,尤其是在聯合國氣候峯會前」。明日到聯合國氣候峯會發言的通貝里認為,大家須有心理準備峯會沒有成果,但無論如何也要繼續努力,「放棄並不是選項,這(峯會)確實是做到某些事的絕佳機會,領袖應好好把握,否則應感到羞愧」。
, l. @7 Z7 `4 q/ C+ I5.39.217.764 R& ]. B1 a4 P( s- I2 b2 E& U) Z
美國紐約前日估計有25萬人走上街頭,有民眾高舉意指別無另一地球和計劃的「There is no plan(et) B」標語,要求各國領袖正視。紐約的公立學校容許得到家長同意的學生罷課遊行,波士頓、邁阿密和三藩市亦有人上街,成年人亦響應號召,科技巨擎亞馬遜、Google和facebook都有員工罷工參與。
! X9 W5 m5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R1 `7 x8 V( S7 Z! X, C6 t
這場遍及全球示威活動大家都有一致訴求,要求政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際組織指,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創歷來新高。雖然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議》希望能在本世紀末前控制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多2℃以內,但沒有大進展。2 P- L: `; g' H  v/ ]: a
德新社/路透社
奧Fucking村民 路牌加料變文宣公仔箱論壇, X0 ?0 S. c; E1 }; M. u, z/ T

( t: h4 d! n7 _& `& e- F# \1 q* ]+ ]) A- w
奧地利有一個住約百人的社區名為「Fucking」,氣候變化的示威者將該處路牌改製成文宣(圖),在社交網站Twitter瘋傳。前日有十數名示威者在路牌上下加上德文標語,使意思變成「因為我們的氣候是『他媽的』重要」(Because our climate is-Fucking-important!)。有示威者指,該路牌最能凸顯情況的嚴重性。「Fucking」在德文中並無意思,但在英文意思上極為露骨,過往該處路牌多次因此而被偷走。
! r# i# _9 h/ b5 A: E1 |' Z德新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