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亞洲] 臨門射失 捱不過「恐怖15分鐘」 印度登月受挫 着陸器失聯

5.39.217.762 C  [5 A, N; a
「維克拉姆號」陸器在距離月球表面2.1公里時失去聯絡。
* O- ~4 \  Z4 s7 v& v5.39.217.76
% v) I0 v& Z! [5 K" Z% e5.39.217.76【征月夢碎】一心要率先探索月球處女地的印度,征月夢受到重大挫敗,無人駕駛的月球着陸器「維克拉姆號」(Vikram)原定昨日軟着陸於月球南極區,結果在最後關頭「恐怖15分鐘」期間,跟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絡,估計已墜毀。
( j$ r% j; u- p) {. |! m. |+ W4 b0 E7 g*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d, T3 ~/ j% H$ F

  J4 r8 x' y: @" C7 V) S) F( K6 h! r' T+ V' [
幾乎是完全由印度研發及製造的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Chandrayaan-2),帶着印度要成為第四個成功登月國、以及首先登陸月球南極的雄心壯志,在今年7月升空,其後順利進入月球軌道,上周一着陸器「維克拉姆號」成功分離,開始朝月球表面飛去,豈料「臨門射失」,在軟着陸過程尾聲、距月球表面只餘2.1公里時,失去聯絡。+ s% ^' i$ H) p# P" L* s1 [
tvb now,tvbnow,bttvb2 c- P7 G) j6 d/ q. w) i+ H
昨天凌晨時分,「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主席西旺在班加羅爾的控制中心現場,向滿場焦慮的科學家宣佈:「維克拉姆號本來運作正常,但後來跟控制中心失聯。」科學家將分析數據以斷定着陸器情況。5.39.217.762 N, e- j2 G8 f7 v" P
5.39.217.769 X0 t1 I3 I' T, }" G. D
料已高速墜落表面
8 p( g  x, Q3 P/ i在現場觀看「歷史性壯舉」的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於任務失敗後展現出同理心,努力安慰大受打擊的科學家,表明對他們的努力和貢獻非常自豪。除了即場向科學家講話,他還熊抱了臉如死灰的西旺,不斷拍背揉背,良久才放開他。
5 {. x, @2 y7 g* w  n+ z" i+ Z
4 ?2 S( V( L: }# L5 ytvb now,tvbnow,bttvbISRO初步未發佈消息,但由莫迪的講話內容看,「維克拉姆號」似乎是以高於預期的速度降落,恐已硬着陸於月球表面。他說:「假如歷史學家有朝一日寫到今天的事,肯定會說『月船』是受到我們對月亮的浪漫幻想所影響,在登月的最後關頭太過急趕想要投入月亮懷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U9 r, @8 f+ h7 [1 A

. Y# o* Y: [) y6 a: `* @2 [5 F莫迪為科學家打氣說:「人生有高低起跌……你們的成就絕對不小。」他並指雖然印度已經「非常接近」目標,但今後仍需要做更多研究。「之前的努力,以至今次征月之旅,都是值得的。」tvb now,tvbnow,bttvb5 r8 D- K0 A3 t% b9 W. U( G
& K9 \7 [. Y, v
莫迪的講話同時是透過電視向全國廣播。「印度的兄弟姊妹,強韌和堅持不懈是我們的民族特質。幾千年來我們歷盡磨難,但總會捲土重來。我們的太空計劃也一樣:好戲還在後頭。」在場人士報以「祖國勝利」歡呼聲。
, o4 I  z; Q, o3 B公仔箱論壇' x5 }- m3 o7 L' b6 w9 a5 L
軌道器仍安全運行tvb now,tvbnow,bttvb- v- b9 `2 P& r2 H; u* I
印度網民也為科學家打氣,連寶李活超級巨星沙魯克汗(Shah Rukh Khan)亦推文:「重點是我們成功升空了。我們常懷希望,相信我們做得到。」印度傳媒則報道美國太空總署統計顯示,過去60年109次月球任務有48次是以失敗告終。
3 L- F; k7 |9 h, K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1 Z+ O4 [; w0 r$ `: y! h3 i9 A
ISRO事前亦表示軟着陸任務不簡單,因為月球重力、地形與塵土會相互影響,西旺形容最後階段是充滿變數的「恐怖15分鐘」。不過月船2號軌道器目前情況良好,運作正常,在月球軌道安全運行」,會按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對月球行持續觀察研究。' g, V6 D  J1 Z
( N9 j, e( c( Q; G
「維克拉姆號」帶着的月球探測車原本肩負探索南極含冰量的重任,調查結果對人類未來長期逗留月球、甚至以月球為踏板征服火星有重要影響。
, M! Q6 b$ |- z! L% e公仔箱論壇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低成本搶衞星市場
/ j3 d8 r. ]2 }5 V3 S/ v5.39.217.76莫迪稱探月平過拍科幻片9 Z  u% j' Z# r+ X
5.39.217.76% {: U# h" B' h
雖然陸器登月失敗,總理莫迪仍然讚揚太空科研人員的成就。
2 l7 l8 V" d5 F5 ?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f" Y$ e9 g, W& z! F. y& L$ m
【太空競賽】「月船2號」着陸器失聯,但印度仍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太空科技大國。印度近年以極低成本發展航天科技,在發射商業衞星市場上有明顯優勢,該國未來將實踐多個前所未有的計劃,保持其競爭力。
9 r5 \# J3 D# H% p# Y! z0 h5 g公仔箱論壇
$ s5 z9 E; ^3 g" Btvb now,tvbnow,bttvb印度近年銳意發展太空科技,取得顯著成就,如2014年成功發射衞星到火星軌道上,以及今年3月成功以反衞星導彈摧毀一顆低軌道衞星,這些都是只有四個國家能完成的任務,顯示印度已逐漸追上傳統的航天大國。tvb now,tvbnow,bttvb0 W" Q6 W0 M+ ~4 \, t- b3 N7 N

# \+ M) L4 U; m& S0 q9 S$ G7 z9 {但印度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他們能以超低成本發展航天科技。今次「月船2號」計劃只花費了1.4億美元(10.92億港元),而美國的阿波羅太空計劃則花費了逾1,000億美元(7,800億美元),為「月船2號」的逾700倍。印度總理莫迪曾開玩笑稱,他們探月和發射衞星上火星軌道的成本,比拍攝太空科幻電影《引力邊緣》(Gravity)的開支還要少。5.39.217.76* Z! k" T2 L% P% y0 o

1 @4 X% D1 U. s1 _' M7 {擬2021年送人上太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Z0 u: J% `  L
低廉的探索太空成本能大幅降低印度發射商業衞星的成本,提高競爭力,有助該國在總值以萬億美元計的太空市場撈一筆。不過,多個國家都放眼這個市場,加快發展航天科技的步伐,如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今年1月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為航天技術的大躍進,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更破天荒研發出可循環再用的火箭,有望大幅降低發射衞星的成本。5.39.217.76' }  i# M0 z$ o& }" x# S1 T& Z

6 J! ]' a6 E4 N' Q5.39.217.76為提高航天技術的優勢,印度未來仍會實踐多個太空計劃,包括2021年底前送人上太空,成功後即着手建設自己的太空站。此外,印度還計劃來年發射衞星到遠離地球的軌道上,監察環繞着太陽的日冕,以及於2023至2025年展開研究金星大氣層的計劃。tvb now,tvbnow,bttvb2 h, I: D3 n" x' Q& V9 {
法新社/德新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月船2號」耗資10.92億
9 O5 W, u, n5 N7 P/ _tvb now,tvbnow,bttvb
+ M, ]! [0 m* q' utvb now,tvbnow,bttvb印度航天專家原希望「維克拉姆號」陸器可能在月球南極地區軟陸。& W6 K& P# T6 g  P
tvb now,tvbnow,bttvb0 ]& S1 G/ ?: X$ t
「月船2號」探測器重3,850公斤,由軌道器、着陸器和月球探測車三部份組成,攜帶了10多個各類科研裝置。整個項目任務總耗資約1.4億美元(10.92億港元)。
: A8 X  n* K) ^, Ltvb now,tvbnow,bttvb
' e  [# h, X6 e, F公仔箱論壇軌道器打從升空一刻開始,就可跟位於班加羅爾附近的「印度深太空網絡」(IDSN)和着陸器通訊,會在月球軌道運作蒐集數據,料整個行動為期一年。
, q8 Y6 R1 r6 H4 E4 m7 e  K5 w2 k0 A, ]" F$ }
擬探測車蒐月球表面礦物
) Q& Y4 n3 |1 H5.39.217.76失去聯絡的着陸器名為「維克拉姆號」,重1,471公斤,以印度太空計劃之父維克拉姆.薩拉巴伊(Vikram Sarabhai)命名,原定可在月球表面運作1個月球日,即14個地球日,可跟IDSN、軌道器和探測車通訊。月球探測車就名為「智慧號」(Pragyan),源自梵文。兩者都是靠太陽能驅動。, g. w1 r" F$ Q

- o" R8 X5 A'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智慧」是一個六輪的月球探測車,重20公斤,原定在着陸器在月球南極地區軟着陸數小時後展開行動,花兩周時間在月球表面,以每分鐘行走的一厘米的速度探索坑洞,蒐集月球表面的礦物和化學成份,尋找月球起源和進化的線索,以及尋求證據以確認月球南極地區有沒有水份。它最遠可行走500米,只能跟着陸器溝通。
4 d) P8 v1 t* `# m  o7 w: Q5.39.217.765.39.217.765 [( }/ Y+ J2 Q4 L# W" k3 \, {
其實今次並非印度首次月球任務,早在2008年就成功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獲得了大量圖像和探測數據。但原計劃運作兩年的「月船1號」,卻在2009年8月失去聯絡。
* l: T7 f: i1 _法新社/英國《衞報》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