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建平台先祭亡魂 無大台科網常態
}+ V$ [2 K) c0 C1 ^3 N2 ~
3 c+ h f. E$ F \0 k: P5.39.217.76- n( d' ]( r1 U$ `( E
甲、5 \% H% V) j* s4 S3 v1 g
公仔箱論壇8 y8 g$ C- H* j% b
政不通、人不和,林鄭政府在施政上已難有作為;在決策層次,雖然行政會已「如常開會」,但市長如何與「案發」之日便斷言她「一鋪清袋」的「首席顧問」以至政見與她同聲卻不同氣的「顧問」們推心置腹交換治港意見,是當前香港政治的一大迷思。在這種寸步難移的情形下,林鄭市長突發奇想,廣邀各界(代表)出席「對話平台」籌備會議;會議已於去周六舉行,但籌備進度如何?仍是未知之數。值得一提的是,本報主筆(國際)沈旭暉教授是少數受邀但拒絕出席籌備會議的「社會賢達」,他「婉拒」邀請的理由,極具見地,認為「平台成立後,除了被視作拖散民氣的『散水平台』,亦會成為政府推動未來政策的『白手套』,引來民間對政府的更多不信任,對解決目前困局於事無補!」他不想蹚此渾水。
6 d) j& G x7 ?3 Y8 c-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 g( p- Y+ |+ N
林鄭市長不回應抗爭者和市民提出「五項訴求」的前提下,欲建立與民共謀港是的溝通「平台」,不過是在等待北京發落期間,做點務虛的事以渡時艱而已。事實上,誰都知道林鄭對她提出的「送中條例」令國家在國際間蒙羞且對此舉可能引致香港資本(本地及外資)大逃亡,不肯認錯且無悔意,注定她即使成功地建立了「平台」,亦缺乏民意支持而難有所成……。事實上,林鄭市長若要從「平台」的設立達致人和政通,撫平示威群眾的心靈創傷為第一要務,而打開這道門坎的第一步,也許是表明當局正在為「反送中示威運動」而犧牲性命的多名香港兒女籌建紀念碑。眾所周知,當這批青年男女為此事悲憤自殺時,林鄭木然不置一詞(連「感痛心」都不說!),惟經過這兩個多月的「歷練」,林鄭不可能不了解上街的示威者在捍衞香港的整體利益而非個人榮辱,林鄭若能因此釋此善意,間接表示悔意,以行動表示悼念之意,正好成為與示威者「釋除芥蒂」的契機。可惜,她只想建立「對話平台」而鐵石心腸如故,在這種情形下,「對話平台」肯定沒有「不同意見者」參與,結果社會撕裂無法修補,深層矛盾深化。她的「作為」比「不作為」對香港更不利!, f7 D: p1 r: y2 L
tvb now,tvbnow,bttvb4 C5 `( D0 e4 r6 c* x2 m) ?: v
乙、
6 h7 ^" V }0 i& h$ }% s" z
9 B3 A( N% G4 [tvb now,tvbnow,bttvb在二十二日的專欄,筆者以為從「快閃族」的活動,有所發現,寫成政府若委「獨立調查委員會」,也許可查出近兩個多月來「無大台」組織的「和理非」群眾活動,其實幕後有人操盤,不然數以十萬計示威者不可能互相配合、進退有序且必於「收場」前上演一場引發警力為「止暴平亂」而催淚彈布袋彈水炮甚至真槍實彈橫飛、令警民關係對立深化的血腥場景。
! P) B- d1 F5 I( E: x6 |9 V6 T5 i% D$ ~公仔箱論壇- U+ k% y: C0 V6 A+ ~
專欄刊出後當晚,即收到讀者傳來古勒馬一篇無題的大作,從網絡科技的觀點,剖析「獨立調查」不能找出「元兇」的道理。筆者讀之汗顏,因為據「快閃族」的演出而得出群眾示威活動有「大台」的結論,幼稚膚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e8 g! p8 q0 T/ H. f6 Z9 U
5.39.217.76, V( s0 H I0 b" e5 Z7 B
事實上,年輕示威者最擔心的是運動被有力人士或政治組織騎劫。新一代的群眾運動,與新興的「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同調,走的是分散(distributed)模式。循此思路,便會覺得當前這場轟轟烈烈的示威運動,「無大台」、「無領袖」以至「去中心化」,是「分享經濟」時代的常態。茲取得古勒馬君同意,刊出其大作精要部分,讓讀者了解網絡科技的發達,「無大台」的大規模群眾活動已成常態!
8 t* Y# S3 M( m. k$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U$ O$ J7 b3 r3 H) l1 W2 b" h
筆者是新科技的門外漢,略窺「快閃族」的活動便以為悟出一點道理且發而為文,哪知成為「笑話」。「識少少不可扮代表」,這是筆者從中汲取的教訓。! x0 Z# {4 p; O0 e6 G( N
tvb now,tvbnow,bttvb* o1 F: N5 H8 ]0 t0 N' z/ a
「拜讀林行止先生八月二十二日的專欄〈獨立調查有利建制 近況偏見忘卻核武〉,以FlashMob的『假即興』來比喻現時自稱是沒有大台的『逆權運動』。FlashMob固然是非常有組織,預先綵排,『假即興』的表演方式。只要上YouTube搜查FlashMob Rehearsal就可以看到不同FlashMob幕後的綵排情況。自九十年代尾,美國開始有Reality TV的出現後,這種『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表達方式,受到某些觀眾的一定支持,才可以長做長有。2 o( Z# l( {1 |
* E1 @" s/ G) r3 A「沒有大台並不代表沒有組織。在『假即興』娛樂興起的同時,電腦世界興起了一樣叫BitTorrent(位元洪流,簡稱BT)的科技。BT就是把以往P2P的Pointto Point演變成Peer-to-Peer。雖然用了同一英文簡稱,但是其設計理念完全不一樣。維基百科形容BT為『用戶群對用戶群(Peer-to-Peer),而且用戶愈多,下載同一檔案的人愈多,下載該檔案的速度愈快。且下載後,繼續維持上載的狀態,就可以『分享』,成為其用戶端節點下載的種子檔案,同時上載及下載。』最初的BT仍然有一些漏洞,未能做到完全沒有核心。但是隨着科技的發展,現在已經發展出DHT,全稱為『分散式雜湊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把核心進一步打散。簡單來說,BT是一種依靠群眾,沒有核心,分享檔案的技術。近年新興起的比特幣(Bitcoin)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設計概念上,和BT的Peer-to-Peer有不少共通點。其中的一個目的,也是為了盡量減低有權力核心的弊病。這兩種比較新興的科技,就已說明了『沒有核心只靠群眾』的可行性是確確實實的。
# K$ S' H4 j' |0 r& m公仔箱論壇2 c# I& Y' {2 W: c- Z
「在觀察了兩個多月在連登和Telegram群組內的討論,我比較傾向相信沒有大台這個說法。『小台』是有的,也就一如Peer-to-Peer的戶群一樣。如果硬是要說『逆權運動』背後有大台的話,我相信這個『台』並不是一個人、一個組織,更不是一個國家。當然,如果當中有人或『外國勢力』推波助瀾,這也是絕對有可能的,但是始作俑者,仍然要歸於多年來的暴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S0 I: a# T0 k% M# M& t: z+ }% N/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J& h: q) A, D2 R! V; H
「如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話,恐怕最後得出來的結果,發現大台的『台』的是『網絡通訊平台』。, c2 m* Y$ _8 d3 c9 f4 n( K
0 z6 W/ R+ [6 E$ a; z7 P+ ?公仔箱論壇「這兩個多月,記者不辭勞苦的報道,得到廣大民眾不少的讚許,也體驗了香港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新聞自由。但是在現今電子傳媒的年代,新聞自由是需要依靠網絡通訊自由的。我一直以來的恐懼,就是通訊網絡受到攻擊。他們不需要像內地般阻擋香港人用WhatsApp上Google,『他們』只需要使有限量的DDOS攻擊(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 attack)亦稱『洪水攻擊』,令有關的通訊服務慢得『生不如死』,示威者的組織力將會自然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