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容不下異見談何對話 - 利世民

% X& g# C8 u- c1 ~8 C& b

1 W8 v9 V) }+ z7 E: T4 [5.39.217.76對話理應是雙向的,單向的叫指令。對話亦必須要有目的。林鄭說政府在搭建對話平台,究竟目的是甚麼?tvb now,tvbnow,bttvb6 W8 Z: g/ L( i; Y- c

( ~6 N& X/ Y" x# B: |0 L5.39.217.76香港政府通常都只會單向發放訊息;在明就是公佈,在暗叫做放風。除了放風,政府偶爾也會收風。但以我個人過去的經歷,就算政府收風,也不代表會改變政策立場。放風收風,通常都是為了評估後續的宣傳角度。
7 k; ]( V& u# x! H: W# s
! o3 r7 @. f, _3 H. t" u8 y更高層次的溝通,是為了說服。曾幾何時,香港政府亦懂得說服的藝術。可惜在行政霸道的主旋律之下,近年似乎不屑,亦不會去說服群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3 u% q3 Q; x3 `6 r

. [2 c% h! _. e% Z% n0 ^4 u說服不同指令,不應該一個單向的過程。說服別人,其實同時也應該讓別人說服自己。所謂的對話平台,如果沒有容許對話各方互相說服的空間,就不是雙向;沒有對話,只有對罵。
. f  q, D) J: \5 H1 {2 C+ a
% s- H! M, \9 N) Y) D# K代議政制,本來就是處理政治和意識形態分歧的對話平台。搭建對話平台變相等於承認香港代議政制被閹割的事實。香港政府過去嘗試以不同的方法去討好市民,以為可以繞過政治,結果是政治由議會走向街頭。街頭政治,沒有規矩,鬥人多聲大。沒有共識的街頭政治,民主和民粹的界線變得模糊,漸漸連政府也變得民粹。
0 v* y+ j1 H- u0 C  T4 C9 U$ Y  s3 c; Y  j* H% {3 A
重建代議政制方可解決矛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8 X$ P# l( B' c5 s# t
與其搭建甚麼對話平台,長遠應該回到一個可持續的代議政制。反送中牽起的連串抗爭,起因是政府與建制派嘗試強行在沒有共識的前提下通過法案。回到起點,若然議會可以恰如其份地疏理當中的矛盾,或許不會令衝突表面化。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公仔箱論壇2 e/ V3 t% V4 ?* _. O) F. R' L0 z( a

) S' S+ M# g* y- Y/ j假如沒有任何制度上的改革,實在難以想像林鄭月娥如何可以單憑游說令市民重新相信政府。結果,在林鄭任期完結之前,政府將完全陷於癱瘓。就算換了新一屆政府,也不見得市民觀感會有所改變。
' Z% v' [  \& _  ]  S  s+ u5.39.217.76: Z1 v) R- F5 g( u# `/ t6 F
管治危機,說穿了就是政府不但失去了管治的權威,也失去了給予人民希望的能力。最高層次的溝通,不是說服,而是啟發(Inspire)。我不只一次聽到有人說,見到前線年輕人,重拾對香港的希望。
3 ^. R7 V% X1 l; E
# x7 B4 K7 k  l( Y5 d誰可以給予群眾希望,誰就掌握了啟發別人的話語權。政府的對話平台,容得下他們的聲音嗎?常言道,媒介就是訊息(Medium is the message),政府搭建的媒介,真的可以做到平等對話,這不單是甚麼放低身段那麼簡單,而是要有接受異見和改變的勇氣。對不起,從香港的政治和權力結構分析,不太可能出現這個結局。
! O9 J+ |* q6 k8 F: C5.39.217.765.39.217.765 f- R' k# _8 q' q* g
歸根究柢,香港政制是為行政霸道而設計。今日的管治危機,甚至所謂中港矛盾,一直未能化解,皆因北京和特區政府盲目相信威逼利誘的效用。事情鬧到如此地步才提出全民對話,恐怕已經太遲。若然最終市民發覺對話貨不對辦,只會令香港人對政府更加失望,裂縫更難修補。
" G5 |4 h9 {6 R( v" L, _" x公仔箱論壇
5 l3 q) \7 t) p, c, y7 r+ c: W9 `香港人的願望其實非常卑微;只要北京回到《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讓香港人真正全權處理香港的事,leave us alone,矛盾亦不再存在。
; k7 s! Q! M, T" ]7 T3 ^# Xtvb now,tvbnow,bttvb% A( k9 I3 Q  G! t6 i1 q0 G
利世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