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蔡岳宏報導0 o" _# x7 r _8 K" L; [7 q- A% W
5.39.217.76* i& g/ V4 \1 Z* W
) c9 k; `- p( Z7 E1 @2 ?) P" T6 A* i/ I5 l0 C) ^7 D
小女嬰A出生14天時出現膽汁嘔吐、體重下降,因腸阻塞,接受手術,病理報告顯示為大腸神經節減少症,因此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後來進行腸切除及大腸造瘻手術,但靜脈導管造成反覆感染、各處血管栓塞。成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賈書悌表示,A女孩11歲時接受小腸延長手術,目前成功贏回腸道自主。5.39.217.76% h1 t- i" Z \& P8 q3 V
3 g1 j6 O; V6 u3 G( Xtvb now,tvbnow,bttvb短腸症反覆感染 患者腸道功能喪失tvb now,tvbnow,bttvb0 c' ~5 a, L! d9 H. J
9 r6 ]% K! s& j2 \賈書悌提到,病患因中心靜脈導管感染而重新置放多達17次,血管攝影檢查顯示,雙側外頸靜脈、內頸靜脈、股、髂外及上腔靜脈等深部血管都栓塞。tvb now,tvbnow,bttvb% V2 w' r- x" h% X+ \
% w8 M* `. F1 ^5 z% h3 `腸道為人體吸收養分的唯一且必要器官,賈書悌指出,當腸道因腸扭轉、壞死性腸炎、先天性巨結腸症等疾病或意外造成大量或全部損失時,人體無法經由口腔進食吸收足夠營養,必須經由靜脈注射營養維持生命,即稱為短腸症。病患也易因併發症住院、反覆手術、檢查,甚而造成患者腸道功能完全喪失及死亡。tvb now,tvbnow,bttvb7 x+ B. {5 W" e" }0 Y. z
/ t1 D t7 f p9 R& h5 K3 g) ]tvb now,tvbnow,bttvb小腸延長手術 贏回腸道自主權
+ J0 T* w2 ?) A' L+ Atvb now,tvbnow,bttvb
& p/ U. ?$ c1 l3 N" ?1 @0 LA女孩在11歲時接受小腸延長手術。3年後追蹤檢查,幾乎不須使用靜脈營養下,體重維持32公斤、BMI值約18。近1年來體重穩定上升,長高約6公分,骨質密度較術前改善約20-40%。! A1 Q8 J2 D4 z! O7 ?; W8 j
公仔箱論壇! k* k; L5 c* c9 i+ X
賈書悌表示,A女孩如今贏回「腸道自主」,不需再依賴全靜脈營養及胃造瘻灌食,得以經口進食吸收足夠營養,恢復腸道自主,因此能體驗出國、游泳、泡溫泉等活動,展開新的人生視野,努力與社會接軌。
* J" a5 U2 w# M0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9 @/ R# q, p# S- I7 O公仔箱論壇「4No1R1S」照護準則 降低感染率5.39.217.76- x# E/ K% e* U- u! Y( L$ r- z
) z6 Y+ `* v8 H; [. K- G1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施行自體小腸延長手術前後,短腸症的小朋友大部分需要靠靜脈營養維持生長,長達數年、甚至數10年,卻又苦於中心靜脈導管的反覆感染。賈書悌解釋,依據短腸症人工血管的特性及居家需求,發展出中心靜脈導管人工血管「4No1R1S」照護準則。tvb now,tvbnow,bttvb4 J/ O* Y6 ~+ D3 }$ g
- n& l; ~1 L! B. }" ^9 K& }: ~( }0 d「4No1R1S」包括「No air」:人工血管中無氣泡;「No blood」:人工血管不回抽(血);「No dead space」:扎針螺帽做好完全消毒;「No dust」:在扎針期間不碰觸窗簾及談話,避免落塵及噴沫;「Repeat」:重複3次以酒精及消毒溶液徹底消毒扎針部位,以達無菌。「Skin intact」:依據皮膚狀況,交替使用不同敷料,力求維持皮膚完整性。
1 T6 @! ]- ^0 }% C4 |+ W
; f, W8 o! M. l# `tvb now,tvbnow,bttvb2012-2018年統計,依「4No1R1S」準則照護的患者感染率為0.104/1000天,遠低於過去短腸症兒科患者中心靜脈導管平均2-13.6/1000天感染率,也低於近3、4年內發表文獻的感染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