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莫做香港阿Q  示威者 - 琌佶


  W$ k  H2 p1 ]6 \3 n! Q
2 t3 |, \. F/ X9 _# Z4 V阿Q「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上四五個響頭,閒人這才心滿意足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裏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走了。」tvb now,tvbnow,bttvb# Z  i  e8 ]5 \: l. _: }9 Y
2 r: x' t& B/ A! B% O8 G! I
以上情節在「200萬+1」遊行後不絕於耳,得到敷衍的道歉、五大訴求無一得到回應,網絡上卻有不少人說:「我總算站出來為自己的權利爭取發聲,畀掌聲自己……」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走了。
0 P8 J6 R7 d8 a% }6 R- q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0 `' |' y* D8 h8 m8 o
魯迅的《阿Q正傳》寫於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間,透過農村中貧苦僱農阿Q的形象,影射出人性如卑怯、精神勝利法、善於投機等劣根性。公仔箱論壇- K. j, Y* Y) r

! M# t& |. T& O9 i" F/ G: U2 @公仔箱論壇我不反對遊行時的香港人很可愛,有紀律、守秩序、互相打氣加油、會清理自己帶來的垃圾,但遊行過後,大部份人好像情緒得以宣洩,忘了林鄭的嘴臉、黑警的暴力、抗爭者的哭嚎、以及殉道者的無聲吶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K% a+ q+ Y; _' [8 O

( x* ?" N  `& f7 E" c( c  r5.39.217.76「阿Q本來痛恨革命。等到辛亥革命大潮流震盪到未莊,趙太爺父子都盤起辮子贊成革命,阿Q看得眼熱,也想做起革命黨來了。但阿Q革命的目的,不過為了他自己的利益,對於革命意義絲毫沒有了解。所以一被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門裏去告他謀反的罪名,好讓他滿門抄斬。」
' I) Z/ p2 Y3 O) \5.39.217.76( {4 p. N' _3 q, _1 Q- q1 O
香港人甚麼時候才會覺醒,明白「抗爭不是請客食飯」?想抗爭但不願付代價、不願意犧牲,只想要光環、打卡是一些香港人的寫照。今次的成功是和理非跟勇武結合而得到的成果,和理非不喜歡勇武,勇武派、衝衝子也可能睇和理非唔順眼,但抗爭不是交朋結友,只要目標一致、互補不足,何以要捉鬼?作為香港人,我們的命運已經是連成一線的共同體,大家可以迷惘不知下步怎走、可以失敗(哪個地方能一蹴而有民主?),但不能互相指摘、篤魁、割席,更加不能吸食「階段性勝利」的精神鴉片。5 v4 }* W9 }& K# U3 t1 p

+ @2 r5 m# z8 B; k一篇諷刺時弊、嘲諷人性的作品若果經過接近一百年後仍然適用,是作者的強大,同時也是社會的可悲。tvb now,tvbnow,bttvb; O2 U5 U6 a+ N: J' Z' o# T  j# W

( A; |% a: S, d2 \: [琌佶
  A" C+ O/ H$ \4 ]6 d3 S2 r5 ttvb now,tvbnow,bttvb示威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