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聖保祿割腎瘤割錯脾 掛單醫生遭院方取消行醫權

3 \1 e# @  g. z( L! P. |( v
聖保祿醫院爆出今年首宗私院醫療事故。資料圖片
! u  S8 B" _: c5.39.217.76
# I: X8 X0 a9 N1 h公仔箱論壇【醫療失誤】
3 h/ y% V" I7 c5.39.217.76【本報訊】聖保祿醫院發生切腎變切錯脾臟個案。該院一名57歲女病人由掛單的泌尿科專科醫生,在3月25日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但該醫生切除出來的組織,經該院病理科化驗後,證實是脾臟。據悉,病人的左腎腫瘤約1至2厘米大,被錯誤切除的脾臟大小與腫瘤相若,事後病人沒有在該院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聖保祿醫院證實已取消該醫生在該院行醫權利。有外科專科醫生稱,事件罕見及不應發生。公仔箱論壇3 F& a" A' ^. M7 k# U4 P
記者:陳沛冰 何家朗$ P! L7 Q; h, Q8 a8 s

, @; H; K8 b+ @% m; R3 K5 _tvb now,tvbnow,bttvb衞生署表示,3月27日接獲聖保祿醫院呈報事故,涉及一名57歲女病人3月25日接受腎腫瘤手術時被錯誤切除脾臟,是今年首宗呈報的私家醫院醫療事故。衞生署審視該院提交資料後,無發現有證據顯示醫院在房舍、人手、設備方面,違反相關條例或守則而導致事故。至於該外科醫生的專業表現,衞生署已指示醫院將個案,提交其醫學顧問委員會審視。# e. L- [8 D4 z  p; u# M

" U/ y7 ]0 t; ^2 H7 @) s公仔箱論壇據了解,女病人由外國回來到聖保祿醫院求診,駐院醫生建議病人用微創的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其後該女病人自行向另一名姓張的私人執業泌尿科專科醫生求診。女病人左腎有一個一至兩厘米腫瘤,屬體積較細。該醫生也建議用微創的腹腔鏡切除腫瘤及部份左腎。手術期間該醫生在病人左腰開一個傷口並放入儀器,之後取出組織,縫合傷口,並向病人指已切除腫瘤及保留腎臟。 # \/ T% `6 H$ `( I5 A: b

* L* ~8 K* }8 q: J5.39.217.765.39.217.76, D3 y+ v  {0 C# B# c
5.39.217.76$ {! b$ R; g% O2 D# d6 B
0 Z! t$ h  }; [7 w2 g. ~

" C' M6 B# D$ j3 I8 ^/ d公仔箱論壇手術紀錄遺失& C  p& v. m1 `% w8 k
據悉,聖保祿醫院的病理科化驗結果顯示被切除出來的組織是脾臟,沒腎臟或腫瘤。被錯誤切除的脾臟大小與腫瘤相若,事後病人沒在該院進行切除腎臟腫瘤手術。事後有人希望院方的駐院醫生協助跟進病人,但遭院方阻止。事件驚動院方高層,事發後院方發現有關手術紀錄遺失,不過院方另有存檔,故也可翻查資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0 D& m* `% I* j" U

1 z1 B8 ]+ W3 A) w, l3 W: Q聖保祿醫院稱,一名病人原於該院做腎臟切除手術,由一位訪院泌尿科醫生主診及治理。術後病理化驗證實該醫生切除的是脾臟。該院通知該醫生、病人及衞生署。該院調查顯示術前核對程序符合標準,該院已取消該名醫生在該院行醫權利,病人4月16日出院。對病人有否要求賠償等,該院指沒有補充。( A4 z# h& N4 h# ?

' S5 j  ?2 U$ b( W0 j0 D5.39.217.76護士也可分清. n# r/ Z+ M* [3 A2 q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表稱,脾臟及腎臟位置及形狀完全不同,若用微創的腹腔鏡做手術,醫生應能從螢幕清楚看見兩個內臟,甚至連護士也會看見。若非用傳統腹腔鏡,可能只靠醫生手感去判斷,難度較高,但理論上也應能分辨。他認為今次是罕見及不應該發生的錯誤。另有泌尿科專科醫生質疑,當日病人是接受微型開腹手術,即並非微創,但傷口較傳統開腹手術細,醫生只有很少空間做手術,難度很高,現時醫生一般不用此方法。公仔箱論壇: t) X( P" \0 i$ I3 f
5.39.217.76# C: l- p* n; ~5 ]8 n! c6 ], N
大律師陸偉雄表示,現階段不能論斷法律責任誰屬,相信事件將交由醫委會調查及審訊。涉事醫生屬於掛單醫生,估計由醫院負責手術前準備工作;若有關準備工作導致醫生失誤,病人有權同時向醫院及醫生追討賠償,而醫院方亦可進一步向醫生追討事故造成損失。
1

評分次數

  • manyiu

免疫力降 增感染風險 公仔箱論壇# d' g5 m5 [) J. ]& J

* J# T" }6 [  ]* n- I;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聖保祿醫院
) {' Q$ R. i- q1 G  Y% E5.39.217.76
' _2 y1 O7 r8 m* q- |3 W【本報訊】外科專科醫生邱錦榮指,脾臟主要儲藏血液及白血球,並協助身體製造抗原,對免疫系統相當重要,失去了脾臟,理論上會增加身體受細菌嚴重感染的風險。假如是骨髓未發育成熟的小童,失去了脾臟可嚴重影響免疫系統發展。5.39.217.76( l0 s' R6 H" K- e: A
公仔箱論壇& n- N- o- Q6 f
脾臟是白血球集中地
& D: U5 ^& V, l2 w  r/ z/ jtvb now,tvbnow,bttvb邱錦榮指出,脾臟位於左腎的上方,與胰臟位置接近,但三個器官的形狀均完全不同。脾臟的功用於人體的青春期前最重要,是白血球的集中地,也是製造抗原的主要器官。青春期後,骨髓發展成熟並具有產生抗原的功能,脾臟重要程度相對低。此外,脾臟亦有過濾血液的功能,而脾臟內的巨噬細胞可以清除已經衰老的細胞,有助身體血液循環。5.39.217.76+ f  f5 Y5 f1 m
tvb now,tvbnow,bttvb2 |3 o4 F; G6 o8 l7 q
邱表示,一般而言成人若失去了脾臟,對身體影響非常輕微。但對於小朋友或有嚴重病患的人士而言,可會大幅影響身體產生免疫反應的能力,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細菌感染機率,嚴重併發症風險也會增加。就是次醫療事故的病人而言,雖然其腎臟腫瘤直徑只有一至兩厘米,如果是脂肪瘤或纖維瘤等良性腫瘤,沒有了脾臟不會令病情急轉直下;但若是惡性腫瘤,風險大幅增加。他指微創腎臟腫瘤切除算是外科醫生較常做的手術,可從病人的前腰或後腰「落刀」,屬低風險手術,切到脾臟並不屬於該手術的常見併發症。; M8 e6 G9 c/ u* l
■記者于健民
涉事者年過七旬 曾失德停牌tvb now,tvbnow,bttvb8 g$ M4 |+ _9 d' X2 E+ Y
【本報訊】據了解,涉事的張姓醫生年過七旬,1970年於港大醫學院畢業、1993年取得外科專科學院院士資格,現於尖沙嘴私人執業。據悉,該醫生曾被投訴於2003年10月間,四次未有為病人診症下向「保柏健康網絡」開收據申領診金,涉虛報診症,醫委會2007年裁定張專業失德罪名成立,判停牌6個月,並建議取消其專科資格。
! G$ ~, J- v9 P6 O9 n! c0 z
  c& w' r' v0 H, {+ d5 s醫委會難介入tvb now,tvbnow,bttvb0 W7 q# q/ V' B: [# A* u7 R, Q1 j# f
對於有病人被切走脾臟,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對事件表示非常震驚,稱難以接受該醫生的執業水平,「如果病人因為咁(切錯器官)而有病變,呢位醫生應該要負責」。但他指出,醫務委員會不能主動介入調查醫療事故,相信只能等待病人一方投訴,又或聖保祿醫院主動向醫委會「投案」,醫委會才有權就事件召開聆訊。! @' U/ K' M/ T

- r0 H! u; }0 f3 c公仔箱論壇至於聖保祿醫院應否就事故負責,林志釉指該院有遵從法例向衞生署通報;加上現階段資料顯示,醫療事故成因在醫生手術失誤,「臨床程序,醫院好難控制到」,相信該院已盡責。但他認為,基於事件非常嚴重,聖保祿醫院審視了涉事醫生的專業表現後,應將結果對外公佈,否則有損廣大病人知情權。公仔箱論壇; n7 n2 p! V# j1 o0 a  F  w

$ p' d! L) ^" J8 `$ V1 f) r公仔箱論壇本身是律師的林志釉又表示,病人一方如果已經向醫委會投訴,可同時循民事途徑向涉事醫生索償,不需等待醫委會審理結果。
7 Q& m- P; p( E0 U. d% r6 @公仔箱論壇■記者于健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