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5-9 10:56 AM 編輯
/ V7 T4 x- O/ t% O& g, Y! W* n$ F$ o7 h; Q

4 w$ ?. N' a3 | @1 I& s公仔箱論壇
2 o/ `/ g% ]# c$ j5 }五月六日星期一是個傷痛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城失去了一位畢生為工人特別是工傷工人打拼的志士,我城失去了陳錦康先生。
+ S& n$ @- F% S5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B1 d# @4 V d% r陳錦康先生是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總幹事,自1983年開始就為維護工傷工友及家屬權益奔走,向政府、企業追討賠償,還致力爭取修改勞工法例以加強工人的安全保障。36年來經他協助的工人及家屬不計其數,經他爭取落實的工作安全建議同樣不少。沒有他不懈的努力,沒有他只管耕耘不計收穫的堅持,香港工人的工作環境只怕不會比第三世界地區好多少。2 G. k6 ]0 H2 B7 [; t3 @2 {
W5 K& c) ]( r8 ]5 E' K) W8 c0 X藉傳媒之力 關注社會弱勢
- y+ w$ R& {2 O& T公仔箱論壇對一般人而言陳錦康先生的名字有些陌生。這一點也奇怪,陳先生30多年來雖然經常就工業意外問題接受訪問或開記者會,可他在傳媒曝光絕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名聲,也絕沒借提高知名度作其他打算,總是讓傳媒、社會聚焦在因工受傷或死亡工友的慘況,總在強調家屬需要甚麼幫忙,總在揭示當前勞工安全保障如何不足、勞工政策如何忽視工人的健康及安全。6 g' L1 j3 F9 W2 a% B6 n+ t5 ~
. U4 Q' \# @, P( Vtvb now,tvbnow,bttvb自傳出噩耗以來,好幾位跑勞工新聞的記者在網上撰文悼念陳先生,有的細數在採訪現場他如何忙於安慰家屬,向他們解釋跟公司、政府談判的進展;有的說約陳先生訪問如何困難,因為他總是在進出醫院、跟公司談判又或跟家屬開會,確定不了下一刻在甚麼地方。可大家異口同聲說陳錦康先生樂意幫忙讓記者了解情況,或協助記者聯絡工傷工友以作跟進。在記者眼中,陳先生努力跟傳媒及記者交往同樣不是為了自己或機構的知名度,而是希望藉傳媒之力讓公眾、社會不要忘記富饒社會中的弱勢,不要對工業安全保障欠佳視而不見。tvb now,tvbnow,bttvb$ Y. }3 C% c2 a. {& C4 y( `
tvb now,tvbnow,bttvb0 c. ?. _# D/ i5 i/ O
跟陳錦康先生有一面之緣,談過幾次電話,說的是九三年北角地盤籠墮地導致12人包括一名16歲暑期工死亡的慘劇。那時意外已發生幾個月,陳先生還在善後,在積極爭取政府、建築業界加強地盤安全規例。只是修例加強地盤安全進展仍緩慢,12條人命未能迫使政府立即採取行動,還得討價還價。陳先生說的時候有點無奈但沒有氣餒,一點一滴的把工人的處境與建築地盤的險惡逐一道來,讓我這個「菜鳥」記者稍稍明白支撐香港國際大都會的亮麗建築原來佈滿害人的陷阱。& U2 D- a; M! N
$ H' y! u% y$ A; G" u$ d7 Y3 g- g
( D- T+ Z/ n) utvb now,tvbnow,bttvb無懼潑冷水 為工友討公道
) M1 K0 d8 F" l% W! \$ c# K' W$ htvb now,tvbnow,bttvb36年來為工傷工友權益打拼的歲月是寂寞的,香港社會始終向有財有權的人傾斜,政府都以工商界利益為優先,陳錦康先生面對的困難、阻撓實在難以想像。在建築商、大企業而言,陳先生是個搞事找麻煩的不受歡迎人物,因他令商家的無良行徑現形,逼他們正視工人付出的汗血代價。對政府特別是管勞工事務的官員而言,陳先生是不知進退、不懂妥協藝術的頑固工運分子,總是令政府尷尬不安,好像做多少事改多少政策都不夠。對社會既得利益一群而言,陳先生可能被視為貪得無厭的搞事分子,不值得尊重與同情。
6 s) y r( @$ ?: G$ t2 e: t) `+ l* A0 ?
這些帶着敵意與不屑的冷眼,這些潑過來的冷水肯定令陳先生感到不舒服,感到挫折與失望。但他沒有因此卻步,沒有放棄自己的志業,依然每天站到最前線為工傷工友、工業意外傷者死者及家屬討公道,爭權益。沒有陳錦康先生的努力,工人的處境只怕更不堪提,工業工傷意外的數字更高,受傷甚至死亡的工友更多。 M4 ` J9 r. r5 d& b'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1 M5 o9 B- h3 c0 }
可以毫不猶豫的說,陳先生用上一生讓香港變成一個較美好的地方、較有人味的城市,他的貢獻比甚麼特首、比把工人只當成統計數字的局長勝上百倍。! k. F, j! x) w+ ^& j6 q
9 M8 u+ h' ]$ k7 Y y$ U
職工盟在悼念陳錦康先生的聲明說,他一生抱着「不信公義喚不回」的信念為工人奮戰。現在,公義尚未喚回,陳先生已倦了,得放下原來的重擔。我們希望陳先生好走,希望陳先生的家人節哀,更希望有更多人像陳錦康先生那樣不懈的為弱勢者、為勞工的安全保障打拼,只有這樣,香港才有可能喚回一個公義的社會,讓陳先生30多年的努力不致白費。
) i( v, X7 t# {* G( U. d; ^) \4 S
# [% \5 j% l L盧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