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世道人生:群氓的時代(李怡) - 李怡


+ h* K4 h8 B' p4 g) f  z4 _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7 \9 G+ S  {5 J& z# `: T
幾年前,有大陸作者提到發表在1951年10月號《人民文學》上一篇老舍的文章,老舍記述自己在「新社會」的思想轉變:人民群眾在天壇批鬥惡霸,全體高喊「打倒惡霸」,老舍說他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喊出來:『打!』為甚麼不打呢?!……我向來是個文文雅雅的人……假若不是在控訴大會上,我怎肯狂呼『打!打!』呢?人民的憤怒,激動了我,我變成了大家中的一個。他們的仇恨,也是我的仇恨。我不能,不該,『袖手旁觀』。群眾的力量,義憤,感染了我,教我不再文雅,羞澀。說真的,文雅值幾個錢一斤呢?恨仇敵,愛國家,才是有價值的、崇高的感情。」tvb now,tvbnow,bttvb3 W1 ^# ?1 h  p" t) l7 L& V( S! _9 Q

- t; h: @* P. z5 }5.39.217.76今天讀這篇文章,相信許多人都會大為驚訝。老舍那年已經52歲,他在我心目中是一流作家,他的《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都是我的至愛。一個留學英國多年的傑出作家,一個睿智的人,怎麼可能會對一個失去抵抗的人喊打喊殺呢?但老舍不是個別例子,中共建政後幾乎所有大陸的知識人都處在這種群體的「恨仇敵,愛國家」的情緒中。發展到文革,這種情緒更陷於狂熱。: J0 G- S) a5 F! E+ P' x4 q
5.39.217.763 x1 i$ N* _3 K/ s) ?8 F% V
我那時和所有左派人士一樣,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也相信毛澤東所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文革至六七暴動期間,許多我敬佩的寫作者,在《大公》、《文匯》寫文章,其中金堯如用「管見子」筆名連載的對文革和六七的解釋洋洋灑灑,相信他出自內心感受而不僅是奉命之作。
4 A$ F; [! j# J* |$ H  ?' ttvb now,tvbnow,bttvb3 Z' E; x+ ]( y9 a  {$ U+ A
這種「恨仇敵,愛國家」,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反對殖民地壓迫的未經思考的先驗思想,歡呼中共以相信群眾、發動群眾的方式去糾正特權和官僚的錯謬,成為群體的意識,並在不斷重複中加強,讓每一個處身在群體中的原本會獨立思考的人,也如睿智作家老舍那樣,變成情緒性「喊打喊殺」。
% H1 ]# _6 k9 B& b9 r
9 N% f( R  `. N/ l  S% ^: ?' ?多年以後,我讀到19世紀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Gustave Le Bon)的書《烏合之眾》。他在書中說:「不是整個世界比伏爾泰更聰明,而是伏爾泰比整個世界更聰明。」整個世界指群體,伏爾泰指未被群體意識綁架的個人。他認為,群眾永遠比個人愚笨得多。一個睿智的人置身在群眾中,很難保持自己的個體性,而會隨着群體、跟着感官行事。一個孤立的個人,很少會對另一人施暴,但在群情洶湧下,即使溫情、文雅人,也會隨着群眾對無力反抗的人暴打。1 W' W$ S# P' \* a5 ?

& B, n/ c. j* e*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妻子說:「甚麼群眾?都是群氓!」她肯定沒有讀過勒龐,但那是她觀察所得的經驗。但我在一大群我曾經佩服的作家、知識人的集體「喊打喊殺」聲中,迷失了。tvb now,tvbnow,bttvb- N4 @2 P$ _: Y9 s4 W' X. @3 G
" I$ C# {0 E0 e
那時有新華社(中聯辦前身)的領導告訴我一件香港人過大陸海關的事,香港人被問在香港做甚麼工作,他以崔世安式的普通話回答:「做鬥木。」鬥木,廣東話即木工,結果立刻被抓起來審查,因為邊檢人員聽到的是「特務」。正常的思維,如果是做「特務」,他會自己說出來嗎?但在群體的敵情觀念下,正常的思維並不存在。
2 @6 I. w5 n- x4 _; N
7 J- l5 R+ z2 j' T5.39.217.76很難讓現在的清醒的個體去明白置身群氓中的迷失,只能用勒龐的話說:在群氓中的個人,絕對比他個人獨處時愚蠢。現在仍然如此。
* n0 ]1 s4 `% k9 s2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 C# @; S% {. v) R
李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