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費格遜心里,與曼徹斯特相隔40公里的埃伍德公園是最難攻克的英超主場之一,自從1999年到本輪前,曼聯8次做客這裡只勝過1場。另外布力般流浪最近狀態不錯,他們和曼聯一樣此前三場(各項賽事)全部獲勝。因此賽後能帶著2比0的完勝回家,費格遜心情大好,他甚至稱從傳接球的角度說,這是曼聯本賽季踢得最好的一場球。
除了2比0和積分逼近榜首(與車路士利物浦只差3分),費格遜最大的收獲是中前場的人員配置逐漸進入理想狀態,一套全新的攻擊體系磨合出了模樣,新的組合淡化了中場組織者的角色,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史高斯缺席(或狀態不佳)的影響。
曼聯開場442,安達斯安達臣和費查踢中中場,C朗拿度在左、朗尼在右,貝碧托夫和傑斯搭檔鋒線;下半時經過微調達到最佳境界,朗尼改打左翼、C朗拿度拉到右路,曼聯的四人攻擊組合也終於初步成型。
貝碧托夫是體系中的關鍵棋子之一。本場保加利亞前鋒的射門次數為0,但他更大的作用體現在前場進攻組織中。貝巴位置雖為中鋒,但基本處于游離狀態,中前場到處飄,接球後伺機和隊友配合或者自己傳威脅球。上半時費查和朗尼的單刀,都來自貝巴的巧妙直傳,保加利亞人在熱刺時就是以這種踢法見長,雲格曾稱貝巴的最大威脅之處是“你不知道他下一分鐘會在哪、會做什麼”,在曼聯的體系中,被賦予自由角色的貝碧托夫,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了前場組織者的職責,本場他傳球多達64次、成功率81.2%,有3次威脅傳球,創造了2個單刀球,曼聯的“組織核心”有隨之前移的跡象。
朗尼在左翼的落位,完成了體系的最後磨合。開場時他打右邊路,跑動範圍大,進了前場就不再有位置限制。不過下半場換到左翼後,朗尼顯然踢得更舒服,右腳為主力腳的他,在左路有拿球內切的那一下,射門也更“順腳”,而且喜歡內切的英格蘭人能更多的和中路隊友尋求配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分擔過渡、傳球的任務。
C朗拿度到了右路,則以突破傳中為主。踢左翼時他經常內切後隨意遠射,但在右路,他下底衝刺更多,傳中也比在左路時迪奧杜度了(右腳為主的關系)。曼聯的第二個進球,是右翼的突破和左翼的接應完美配合的結果,這似乎也說明了朗尼和C朗拿度各自踢什麼位置最合適。
唯一存在變數的,是另一個前鋒的位置。本場傑斯正選,雖有不少失誤,但也有3次威脅傳球,費格遜如今已不把華亞士老將當邊路選手,本賽季上場或踢中中場或踢二前鋒,其經驗與控制力能夠幫助球隊;下半時泰維斯登場,2次傳球制造機會,而且靠個人衝擊頻頻威脅防線。在這個位置上,傑斯和泰維斯一穩一猛,是不同的選擇。
加上樸智星、拿尼作為兩翼的替補,曼聯的前場攻擊體系基本定型。這套打法的特點是沒有固定的前鋒和兩翼,四個人都可以自由游走,位置飄忽不定,令對手難以對位盯防。而且隨著貝巴與C朗拿度漸入佳境,中中場的組織職責也被淡化,安達斯安達臣和費查只需做好攔截和防守,外帶一些轉移球,剩下的進攻任務,只需交給前場的四個人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