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J5 e7 F+ T8 @, Z9 \0 R
9 _( B( W6 [& X l' d7 C& S; I公仔箱論壇港鐵意外,市民最關注當然是安全問題;但之後引伸的討論,幾乎都聚焦在有加無減的票價。似乎香港市民對港鐵最大的怨氣,還是在沒有選擇之下要逆來順受加價的決定。
6 {/ d) \) k# c3 F$ k公仔箱論壇6 G q( Q9 p: u6 B$ r/ e
所謂票價「可加可減機制」,說穿了只是武斷地將不同因素湊合起來,再披上數式的偽裝,當中沒有任何科學客觀理性的邏輯。為何要將綜合物價指數變動乘以0.5?又為何要將運輸業工資指數變動乘以0.5?所謂的生產力因素又有甚麼意義?三個數字加起來又代表甚麼?難道這是傳說中將瀨尿蝦和牛丸搓成一團的瀨尿牛丸?任何一個經濟學家見到「可加可減機制」方程式,都應該一笑置之,沒有認真討論的必要。5.39.217.76. y7 u8 @' b6 ?6 y& l( H, k7 z, i0 A
0 t( M3 [8 J8 T0 t4 w1 Z2 m6 l公仔箱論壇非公非私充滿矛盾公仔箱論壇4 o' _6 Q* }8 A0 D
但從政治技倆的角度研判,透過數式偽裝客觀,實在是愚民的高招。當年政府提出鐵路票價的「可加可減機制」,目的是要換取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放棄訂定票價的自主權。表面上,兩鐵合併是為了整合資源,同時也透過地鐵管理團隊取締九鐵官僚流弊。然而,兩鐵合併在時間上與沙中綫及高鐵香港段的前期工作大致脗合,當時的政府亦肯定有腹稿,知道兩鐵合併後的港鐵公司將會負起各種政策任務。從後來的事態發展看,兩鐵合併的結果是政府將地鐵重新收編到官僚體制之內,雖然保留私營上市企業的外殼,但實質變成一家非公非私的四不像。換言之,兩鐵合併後港鐵獲得壟斷市場的支配性地位,代價就是要代理政府執行各種政策,回報就是「可加可減機制」之下所保障的利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5 I1 c+ K5 D( U. s
tvb now,tvbnow,bttvb3 a1 X- Q# r! m, y
如果可以回到2007年,更公道的做法是由政府向市場提出全面收購建議(General Offer),然後名正言順地將兩鐵納入運輸及發展局,由運輸署管理。反正最終都是一樣的官僚行事作風,至少比現在同時要兼顧利潤又要執行長官指令更少矛盾,問責也更清晰。另一邊廂,政府同時扮演大股東和監管機構的角色,結果兩面不是人。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已經根深柢固的既得利益,亦不易撼動。
) _/ F6 e+ w5 i Q. q: j+ E7 }+ M5.39.217.76公仔箱論壇* ^& N) E+ ?: L. K
光譜另一端的方案,就是將政府持有的港鐵股份悉數派發予所有香港永久居民,一了百了,以後官僚安份地繼續做好監管角色,私營企業港鐵亦有權對政府的指指點點說不。當然,這理想主義色彩的建議,在香港這個城市都只會停留在學術層面討論。5.39.217.761 \2 Z# O) y, ~* c7 z
tvb now,tvbnow,bttvb! K4 n( v1 T* x3 h5 q% I; M! F
坦白講,我不相信換主席換總裁換工程總監就可改變港鐵,因為根本問題出於制度缺陷。甚至可以大膽講,由港鐵衍生出的種種敗象都只是香港社會的縮影。特區政府強說要積極有為,奈何官僚不自量力。政策的規劃、執行、監管,本應各司其職,互相制衡。然而,在行政霸道的氛圍下,官僚相信只有透過掌控所有資源,方能全盤規劃,絕對地指揮執行,而所謂監管,亦只是行禮如儀,可以的話就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k% ?/ I8 E, [, d# T
' Z6 D c. y1 X每次官僚和他們的代理人要推卸責任,便會將股東利益擺出來作擋箭牌,彷彿千錯萬錯都是資本主義的罪名。港鐵的淪落,不,更正確應該說是有香港特色的計劃經濟所作下的孽,就是如此這般被洗刷得一乾二淨。+ R+ e- v; {; t3 O8 d8 c, f8 v
tvb now,tvbnow,bttvb( G" G' t3 u& d7 |( C. \+ l" o
利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