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4 O; p# N: }( A7 L5.39.217.765.39.217.76; ?# @. Z5 C A; [8 c4 a
最近兩宗懷疑是父母謀殺子女後自殺的事件實在令人傷感。據報道,當事人因財政困擾,擔心子女在他們自殺後無人照顧,所以用殺死子女加自殺作解決方法。但不論原因為何,筆者都認為絕不應扼殺子女的生存機會。
9 U0 |% W1 F' O* s5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A% s' `) `; x5.39.217.76據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統計,香港的謀殺再自殺案件在2012至16年間有14宗。港大馬宣立教授對這類案件的研究發現,大部份涉及的都是行兇者和其家庭成員,而行兇者又以男性居多。男性肇事者的特徵通常是學歷較低、受債務困擾、失業、沉迷賭博等;反之,女性肇事者一般學歷較高、較少有債務問題、但較多曾企圖自殺和有抑鬱症狀。男性肇事者的動機主要是因為與對方爭執引起,其次是因怒犯事和精神健康問題等。女性動機主要包括向對方報復、過份擔心一些人或事和「利他主義」的心態(即是認為殺死對方是為了對方着想),例如擔心自己死後無人照顧孩子等。
# R$ i7 S: D5 M8 v8 a |$ r' q' h
! r" N. B- d; m! stvb now,tvbnow,bttvb相比其他自殺事件,香港的謀殺再自殺案件數字一年比一年少,由2012年四宗減少到16年一宗。最近一連兩宗的事件極為罕見,但每一宗都是一個悲劇。究竟我們該如何防止這種悲劇發生呢?媒體報道手法可引致模仿效應。筆者認為近年傳媒的報道手法已較以往改善和負責任,有助防止同類事件發生,值得肯定。除傳媒之外,當局其實亦可提供更多適當的介入策略。根據謀殺再自殺案件的研究,大部份肇事者事前都出現某程度上的經濟、賭博或債務困擾,建議相關的理財輔導機構可主動向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導及理財支援服務,甚至可與傳媒合作,在案件報道上提供更多相關支援服務及聯絡方法。公仔箱論壇: w3 M% G+ v( S9 Z
tvb now,tvbnow,bttvb8 V& j: |/ T4 D
不雪中送炭也別雪上加霜
0 b5 a$ X+ Q8 Y d S! o3 }3 j( {; T父母與年幼子女一同尋死的悲劇更帶出文化層面上值得反思的地方。傳媒發現事主在社交媒體中透露近來面對困難時的痛苦,事主提及雖有不少人在他們患難中鼓勵他們,但亦有好些人嘲諷他們的情況。多年前,人們常用「香港人情紙咁薄」來形容香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冷漠。在現今社交媒體發達的社會中,我們一方面很容易知道別人的近況,但另一方面我們對別人不幸的遭遇有何回應呢?須知沒有同理心的回應、諷刺,所帶來的傷害比「冷漠」更嚴重。
+ O% x8 V& L( k0 _%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w, C( k$ f7 x' y9 f公仔箱論壇這些網上暴力往往令本身已需要求助的人更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即使他們願意在網上透露自己遇到困難時,卻可能換來冷嘲熱諷,結果可能會把一個已經身心受壓的人推向崩潰邊緣。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別人的痛苦,又是否應該考慮過對方的感受才作出回應呢?須知在求助者眼中,世界已夠冰冷,假若我們不能雪中送炭,也請別故意雪上加霜。公仔箱論壇4 J# y, s' o2 f
tvb now,tvbnow,bttvb! e2 z1 W0 [. x6 g
自殺是一個複雜和多種原因所造成的現象,也反映社會整體的精神健康,我們大家都需要多走一步,成為彼此的守護天使。我們不單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更加要愛護別人的生命。
5 l- @4 {4 j; v( h4 F" t3 u沈君瑜tvb now,tvbnow,bttvb A7 Q" n3 \; K' s r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
8 K3 J# e, D7 c; d. n/ {* ]
& E! f8 ]. ~1 ^ [- L) r" T公仔箱論壇葉兆輝
' k5 v6 D5 R9 N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