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大灣區新瓶舊酒避重就輕 (傳媒工作者 林海) - 林海


# B2 e; n" W0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2 @, z4 V& V: l6 c' Y3 F9 j. j" h
從去年開始一直只聞樓梯響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終於在昨日傍晚正式公佈,這份長達53頁的文件以11個章節闡述了中央政府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16年的發展願景,內容涵蓋科研創新、基礎設施、經濟產業、環境保護乃至社會民生等多個範疇,可說是將區內7,000萬人的生活全方位規劃了一遍。大灣區作為中央層級的政策,又得到習近平親自加持,《規劃綱要》中畫出的大餅自然是美輪美奐,當中也不乏對港人有利的政策倡議。然而細看之下,不難發現這個美麗的鍍金新瓶之中其實裝了不少舊酒,對粵港澳融合的關鍵問題則避重就輕,更有些細節令不少港人擔憂。
% Q# ~$ B' `- c0 s  n
. t2 t. H, R! a6 B先說一說《規劃綱要》中部份的「惠港消息」。在有關創科的第四章,《綱要》就提到要「推動香港、澳門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佈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支持粵港澳有關機構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等政策。增強區域科研合作、讓香港企業和大學參與內地的大型科研計劃自然是一件好事,畢竟香港本地再先進也不可能樣樣兼顧,若然計劃得到認真落實,香港人參與中國太空計劃也不是甚麼天方夜譚的事,對於有志以科研為事業,但在港苦無機會的青年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出路。
5 j5 I1 s! p4 t+ u" W
2 U$ w+ ~2 `( d1 [又比如在有關經濟產業的第六章,提到要「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建立資金和產品互通機制」等措施。本港企業在內地發展一直面對一面無形的金融高牆,若然能夠拆牆鬆綁,進一步開放內地金融體系,對生意人來說自然是無往而不利。公仔箱論壇9 J5 C7 Z: U1 F# [7 I. V

! H# V! g+ z+ {0 s% ?* g' f5.39.217.76融合非問題 方向是關鍵& f( \, r9 `4 S$ f: }) V5 e) l7 ^
在整份《綱要》中不難找出更多類似這樣的「惠港消息」。但宏觀地看,整個規劃其實只是八、九十年代廣東改革開放的延伸加強版,對珠三角發展未必有其所描述的那樣突破創新。例如香港仍舊是被定位為區內的國際金融、航運中心,為中外企業進出廣東提供渠道,深圳則繼續當其創科重鎮,澳門則仍是主打旅遊,與近十多年的發展一脈相承。將珠三角近30年的發展趨勢加入些許新元素,重新包裝並冠名為大灣區當是政績工程,大抵便是這個規劃的總結。當然這沒有甚麼大錯,但是新瓶舊酒的本質令整個計劃名大於實,相關的產業概念可以炒熱一時,但不可能如當初改革開放般顛覆粵港澳三地發展,對百姓能帶來多少實質好處,也頗令人懷疑。
# v+ Q, ~& V0 E9 Y
% e2 E! l+ r8 q更令港人擔憂的是,在內地缺乏民主、法治的情況下,中港進一步融合會否危及港人的既有權利。要明白中港融合不是問題,怎樣融合才是關鍵,若是內地制度朝開放自由的方向與香港靠攏,港人人權不受損之餘更可獲更大的生活空間,但若是要香港向內地專制獨裁一套靠攏來融合,則香港的法治、自由必受損害。觀乎整份《綱要》,維護一國兩制、加強市場化、法治化等字眼是出現了不少,但欠缺具體措施承諾;而且「習語錄」貫穿整份文件,再配合香港近年的政治事件一起審視,大灣區所描繪的中港融合勢必是要香港向中共專政靠攏,香港人慣有的人權、法治岌岌可危。大灣區計劃既是習總聖旨,未被諮詢就被規劃的香港斷不能說不,即使民間強烈反對,特區政府也勢必將其納入本地政策當中強力推行。不用到2047年,大灣區規劃中遠期展望的2035年,香港的人權、法治還可以剩下多少?
  b$ Q$ P7 N3 ]公仔箱論壇& T9 i  o# b$ G; ?" d& V
林海# ?8 |4 Z0 r4 z3 n1 p5 I
傳媒工作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