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鄭須交代北京見「極高層」問題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 t% b9 k$ \9 \tvb now,tvbnow,bttvb8 W% U. I0 w& C! p# H
特區政府突然撤回原定星期三在立法會辯論的三隧分流無約束力動議,意圖以時間換取空間,再「翻叮」上立法會。方案最大的爭議,是紅隧與東隧大幅加價一倍與近倍,以及18億公帑補貼西隧公司,同時中環灣仔繞道設計上的缺陷,令所謂分流只屬紙上談兵,除令隧道收入大增,根本無助解決塞車問題。公仔箱論壇- t" t6 K9 t& ?% b. a
tvb now,tvbnow,bttvb8 g- i% |$ C% H1 g/ G. W

& b; x; {- K2 r0 }8 r1 t1 Z小股東國企掌西隧控制權?公仔箱論壇6 @6 X2 `; ~8 p: C# T
運房局局長陳帆早前確認,特首林鄭月娥曾上京與西隧公司「極高層」商討減價方案,聲稱是「曉以大義,動之以情」,甚至「談及國家責任」,才得出雙方同意的方案。然而,西隧公司的大股東並非傳媒所暗示的國企中國中信,根據西隧最新年報,中信只持有西隧35%股權,另外15%由郭鶴年創辦的嘉里建設持有,而持有西隧50%股權的是在港的上市公司港通控股,其主席張松橋雖然有「重慶李嘉誠」的外號,卻是早在1980年以單程證移居香港,那麼政府所謂西隧公司的北京「極高層」究竟是誰?即大股東是「假港人真京官」,還是小股東股份雖少,卻掌握西隧的實權呢?tvb now,tvbnow,bttvb* _% @4 J) V: S, A  I3 ]: n

4 u% F, H' B& X! f公仔箱論壇政府更需要解答的是,為甚麼這些由黨國企業控制的,一如粵海投資所壟斷的東江水業務般,平日就叫大家「飲水思源」,說是中國的「恩情」,在財經版就變成一本萬利的投資良機,股評人不斷吹噓其「加價前景」。既然隧道分流涉及「國家責任」,為甚麼政府要收回專營權,或者談判水價時竟有困難呢?難道中國的黨企,只顧在港人身上牟取暴利嗎?難道口說愛國的商人,更愛錢嗎?政府常常叫市民要愛國,叫市民要為國犧牲,那麼這些由國企、黨企、或由北京高層控制的公共事業,為甚麼眼中只有錢?tvb now,tvbnow,bttvb( l: _. d6 X' _. K: ?. t% T

8 ]7 C2 U. Z! v+ Q5.39.217.76要談錢,中國中信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市值不過150億,港通控股更於同年向國企招商局購入13%的西隧股權,作價4.6億;以此計算中信持有的35%股權只值12.4億,即只需要不到17億,就可以從「重視國家責任」的國企手上取回48%的西隧股權;如今11年後林鄭政府竟建議向西隧補貼18億,那麼當初為何拒絕回購?
1 y7 [% q* _, N, D6 Ytvb now,tvbnow,bttvb
4 B1 q7 b" B' S4 A1 _5.39.217.76當年連保皇黨的何鍾泰都在立法會質問政府,為何不向中信回購西隧?時任運房局局長的鄭汝樺,以中信只持有35%股權,對隧道收費影響有限為由拒絕。為何11年後,特區政府卻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所謂「影響有限」的小股東中國中信,竟要特首前往北京去親身游說呢?政府多年以「自由市場」為拒絕回購的擋箭牌,一夜又可以變成「補貼市場」了,以今日此邏輯推進,政府是否應該補貼受領展影響的居民?& {9 z/ p* C$ s

2 v# o0 P2 O4 }% F, u1 f政府幻想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可以輕易做到三隧分流,然而通車卻變成了大塞車,特別是林士街天橋東行永久封閉後,西區前往中環、灣仔、銅鑼灣以至香港仔隧道往南區,都比以往繞遠了路,以及由無燈位直達,變成了要塞2至4個燈位,於是早上西隧過海時段的塞車,比起繞道通車前更嚴重;繞道不但無助於解決中上環塞車問題,反而令這些最繁忙區域的塞車惡化,偏偏政府卻要把紅隧、東隧加價,與補貼西隧公司以至繞道綑綁在一起,然後以巴士減隧道費等作道德綁架,要脅議員通過。政府強迫議員支持兩隧大幅加價,來補貼黨國企業,必須「全案通過」,而不許任何修訂,實屬橫蠻無理的極致。tvb now,tvbnow,bttvb( O3 Y* x1 O% j2 O
9 A6 R0 G# ?- S! M
政府自稱研究了三隧問題十幾年,一再花公帑請顧問公司寫報告,最終一事無成,一面堅拒興建第四條連接港島與九龍的隧道,卻不斷增加對大陸的交通,港珠澳、深圳灣大橋、蓮塘口岸的龍山隧道合共幾千億工程費,為何不搬金紫荊去人工島?幾千億服務中國遊客的公路,就不需要用者自付,更不能向其收取陸路入境稅或陸路建設費,反過來港人每日上下班,卻要受到黨國企業的剝削,承受為其賺大錢而塞車的苦果?
; W$ N& l/ W  F3 W; u. N/ e+ X4 O4 A3 i, p
林忌公仔箱論壇7 U( V4 c5 L( J
時事評論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