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 {# ?, A; i2 A! J; O4 t
5.39.217.769 c/ E9 ?& \8 g2 R+ f
所謂魔鬼盡在細節,細節往往更能反映大局。要分析土供組的報告,一些不為人注意的細節,往往更有啟示作用,甚至比報告的實質內容更重要。種種「細節」的迹象顯示,政府對報告並不重視,在這情況下,小組本身也惟有只求明哲保身,抽身而退。原先說好的「土地大辯論」,到頭來是雷聲大、雨點小,黯然夭折。在沒有在土地問題上達成任何共識下,社會只會繼續爭拗。
7 u, C% m& v: R) T2 I
8 f" O) ~/ N3 o9 }; j* b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細節反映大局的前提下,先要問大家幾個「枝節」問題。首先,為甚麼小組「好揀唔揀,千揀萬揀」,偏偏要在12月31日大除夕的下午,當大家不是忙着提早放工,便是正專注安排當晚的慶祝和娛樂節目的時候,來舉行記者會,公佈報告內容?問題二,為何整個記者會,只有正副主席二人出席,即主席黃遠輝和副主席黃澤恩?其他成員,包括其餘20個非官方成員和8個官方成員總共28人,卻同時選擇「失蹤」?第三,原來整個報告的記者會是一場「棟篤企」,無論是小組的正副主席或是記者朋友,在記者會也要「企足全場」,或只能坐於地上。官方的理由是原先安排的演講廳現正進行裝修。但問題是,堂堂一個特區政府,要在自己的總部內找另一個舒適和得體的場地,來進行一個自己重視的記者會,又有多大困難?
# C9 d( A) t) y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I9 c7 j# w0 ?$ Z
識時務者為俊傑。懂得真正閱讀和理解以上的細節,不但是生存和上位之道,更是了解真正大局的鎖匙。對心思慎密的人來說,以上的細節的解讀應該如下。委員會把記者會安排在大除夕日下午進行,作用和政府往往在深夜才發新聞通告一樣,很明顯是不想市民過份注意報告的內容,可謂用心良苦。事實上,這是在政治公關上,用來發佈負面消息的常用策略,目標是希望越少人知越好,知道的人也會因節日效應,盡快把事件淡忘。
( k) x5 B8 D( Q+ f4 i
0 v/ W/ E- `6 ? G/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明日大嶼廢土供組武功tvb now,tvbnow,bttvb. L( ?3 |1 @& w: J4 s
政府和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均選擇不出席報告的記招,即顯示不少成員也不想和報告拉上太大的關係。要知道,除了正副主席外,委員會的非官方成員多達20人,20人也同時「唔得閒」,相信並非巧合,而是一種選擇。在官方代表方面,亦多達8人,開會是官員的職責之一,真的責無旁貸。再者,土供組的成員名單上寫到明官員是可以派其代表出席,如「發展局局長或其代表」及「環境局局長或其代表」,若整個政策局也找不到一個代表出席,肯定是奇聞。是否其他成員不出席記者會是小組的特色?但有傳媒已翻查記錄,發現小組在2018年4月舉行的發表諮詢文件的記者會上,有多達20多個成員,包括了局長級的官員出席。毫無疑問,和報告劃清界線才是目的所在。至於一個「棟篤企」的記者會,很清楚是想製造一個不舒適的環境,使記者不要問太多問題,可以趕快完場。公仔箱論壇0 @, z- d& }, m+ a$ T
4 K# R% e* o% x2 ~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究竟是發生了甚麼事,使一場本身擁有鴻圖大志的「土地大辯論」,居然落得如此不光彩的下場。若大家記憶良好的話,相信仍然記得真正的轉捩點,是發生在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在《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宣佈了佔地達1,700公頃人工島的「明日大嶼」計劃,並且清楚表示不需要等待社會共識,為了香港的整體利益,她也會一意孤行地推行計劃。既然不需共識,諮詢已成為多餘,既然人工島新增的土地可以是無限大,也沒有逼切需要考慮其他選項。這個「明日大嶼」計劃,可謂晴天霹靂,即時廢了土供組的武功,並判了它死刑。
, F, `8 e t% w- P" _- \
& J% B) r9 H5 x0 y* Q公仔箱論壇在這個尷尬局面下,小組成員紛紛自保以明哲,不再浪費時間及自己的政治籌碼,變成了最明智的策略。可是,當他們可以揮一揮衣袖,瀟灑地功成身退時,土地上的爭議只會仍然存在,香港亦白白浪費了一個全民參與計劃未來土地使用的良機。公仔箱論壇* m [9 z' `2 i! X$ k+ e4 J
5.39.217.76. J4 h9 U3 ?& z
黃偉豪tvb now,tvbnow,bttvb0 f0 p' k$ q$ q3 E2 O
中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