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常看到減糖或減醣的書籍,究竟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營養室營養師王玟茵說明,「醣類」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總稱,例如:纖維、雙糖、葡萄糖、寡糖、雙糖、單糖,嚐起來不一定具有甜味;「糖類」以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指出,包含由食品加工生產業者、廚師與消費者添加在食物與飲料的所有單醣和雙醣,以及蜂蜜、糖漿、果汁與濃縮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分,例如:砂糖、葡萄糖、蔗糖、黑糖等。
, ]& ^5 Y' L9 `! ? A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0 J% o6 O9 X# H. w) _* x
減少「糖」類攝取,有哪些好處呢?王玟茵指出,過量攝取糖容易蛀牙,還會誘發胰島素抗性,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並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而食品中的糖量增加時,熱量增高,也稀釋了其他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5 Y9 S# R* O# \- a* c
* U0 Y. U0 A9 t( m, K/ n世界衛生組織二○一五年建議,游離糖攝取量應低於攝取總熱量一成,並建議各國經過社會各界討論有共識下,將游離糖攝取量降低至攝取總熱量百分之五;今年國健署發布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增列「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的建議,以成年人一日一六○○~一八○○大卡總熱量計算,游離糖攝取量上限為四十~四十五克;一杯七百毫升微糖手搖飲料可能就達上限。
* N, [$ j. A* K6 V7 Dtvb now,tvbnow,bttvb
. B0 K6 v9 }" A0 V2 O7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要簡單達成減糖任務,王玟茵提供三種方法讓民眾參考──多喝白開水,以無糖茶飲取代含糖飲料,使用檸檬汁做成冰塊或檸檬片加入白開水中,喝起來更有味;或用4克茶葉沖六百毫升開水,放入冰箱靜置一晚,就可以喝到清涼消暑的冷泡茶;茶葉也可以改成花草茶。
" e, ?6 O# ^% C/ w) r8 {5.39.217.76
5 |, h5 ]/ u* z6 J7 R" U1 r; P學會看營養標示,選購低糖食品: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中「碳水化合物」為醣類總含量,下方「糖」為產品本身的糖量及額外添加糖的總量。再依據每包裝含幾「份」去乘以總吃入份數,即可得知這一包裝食品總共含多少的「糖」。民眾可以藉此選購食品,選擇熱量低、糖量較低、較無負擔的食品。
: ]# H( ?+ k+ Ftvb now,tvbnow,bttvb
$ E: {! ?5 `9 s5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避開隱藏高糖食物;市面上有些產品為了增加適口性,會添加大量糖,如優酪乳、蔓越莓等果汁,喝下飲料的同時,也喝下了許多糖。
2 g! m& _( P2 r j0 S3 `; h* l. X公仔箱論壇
0 r9 k4 w& H j6 x( N5 g) f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