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電/大華網路報29日發表社評說,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視察南部戰區,要求“集中精力推進備戰打仗工作”,這段話雖不能解讀為大陸已在積極備戰,但確實已展現習近平護南海、遏“台獨”,不惜一戰的決心。值此中美對抗日益升高的情況下,美國對於這個明顯的警吿,或許可能強勢回應,但台灣既無抗衡實力,必須審慎因應,千萬不要藉機鬧事,以致惹火上身。
; y# a- P; w- c8 p5.39.217.76
! h- o @$ V7 P( t" [公仔箱論壇 社評說,自2016年大陸軍改以來,習近平已陸續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及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戰略支援部隊等軍種機關,日前首度視察戰區級機關,就選擇作戰方向針對南海、台灣的南部戰區,當然有其用意。 k: h- ~* d' _0 y- R, y! M4 b
$ c+ |8 a: `4 R: q* V7 ktvb now,tvbnow,bttvb 就在習近平前往南部戰區視察之前不久,民進黨政府才大肆渲染美國軍艦“航行自由”行動範圍,已由南海擴大到台灣海峽;並引述外媒報道,指出美軍十一月可能派遣軍艦在台灣海峽及南海實彈演習,證明美軍有能力迅速對抗“潛在敵人”。 tvb now,tvbnow,bttvb+ W) C) H! X2 w) X3 ~% M4 G) P;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6 v# R# V! A m0 q
幾天之後,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北京香山論壇致詞時,公開指出“有的國家與台灣開啟一系列合作,助長“台獨”勢力的囂張氣焰,損害台海和平穩定”;他並暗批美國頻繁地將大型戰艦和戰略轟炸機開進南海,對區域安全構成威脅。
4 Y* J4 \! Q6 W* U$ ^2 |, ^& E
6 G) A6 u9 t6 y& Q 隨後,大陸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魏鳳和,更在香山論壇強烈警告,台灣問題事關大陸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大陸的核心利益,他強調“在這個問題上,反覆挑戰中國的底線,是極其危險的;如果有人試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採取行動”。 + J" u( @( z6 h* M% w0 L2 d( F% N
' }4 C8 M9 _' S5 x公仔箱論壇 這一連串的動作,已經顯現大陸對南海和台灣問題的強硬態度;如今,習近平又在視察時,要求負責監控南海和台灣的南部戰區,破除和平積弊,集中精力推進備戰打仗工作,提高練兵備戰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打贏的能力;他還特意與邊海防一線指揮員進行視訊通話,要求密切關切局勢變化,加強分析研判,增強領導備戰打仗、指揮完成任務能力,更反映大陸領導人的堅定立場。
* s4 e/ T3 f# N) {6 t5.39.217.76
; d, K7 Z- M" |/ ~# t" B1 y* r 社評說,就事論事,中美角力範圍越來越廣,熱度不斷升高,南海與台灣問題既是焦點,大陸理當早有腹案,為什麼這次反應如此強烈?主要原因可能有二:
! I" u. s9 Z Y# a公仔箱論壇8 e. m- w! h8 C2 f! @/ R8 Y
第一、向美國逐漸逼近大陸“紅線”提出警告。儘管美國“國防部”官員宣稱,軍演目的並非是挑起與中國的爭端,美方也無意和解放軍開戰;但航行自由與實彈軍演,意義完全不同,尤其在靠近中國大陸的高度敏感地區,進行針對大陸的實彈軍演,不啻對中國大陸的公然挑釁,大陸就算不能阻止,至少也要撂出重話,不能示弱;藉備戰的動作,展現大陸不求戰但也不畏戰的決心和意志。 5.39.217.76' d7 t! f2 e1 B; o/ w* O
0 g9 u6 I- d4 x; M2 C; c& {0 V5.39.217.76 第二,向意圖“聯美抗中”的台灣提出嚴重警告。大陸可能認為,台灣當局“聯美抗中”的態勢越來越明顯,而且雙方相互呼應的味道越來越濃。美國副總統彭斯不久之前,才高度讚揚台灣的民主發展,認為台灣“為所有華人展示一條更好道路”;自詡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日前又主動爆料,指出美國軍艦曾經多次經過台灣海峽。這讓大陸覺得,不管美國是否有意,確實助長“台獨”的氣焰;而台灣也刻意炒作,營造美國支持台灣對抗大陸的假象。
; w8 T- X9 h+ e; d* R Z
) h- v: i8 S; ~- ?+ Z 無庸置疑,大陸的軍力與美國相較,目前仍有一定差距,真若兵戎相見,美國應該還是處於上風;不過,中美都不願也不敢全面開戰,因為如此可能波及全球,即使被人視為“瘋子”的特朗普,也無膽挑起戰火,所以現在各方依然都只是放話階段。儘管如此,習近平說的“老祖宗留下來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絕對不是空話,台灣千萬不要錯估形勢,高估美國協防的可能,而低估大陸備戰的動作,因為即使發生局部衝突,大陸徹底解決台灣問題的時程也會提前。這樣的後果,民進黨政府能夠承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