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白內障導致惡視力 全焦段多功能水晶體可挽救

健康傳媒 林雁茹/台北報導
" L; u4 e; V  ktvb now,tvbnow,bttvb
( A7 T8 C& x' b; W! ^8 |( H2 K4 l) ?5 K/ B: _

: T8 _; w6 n& x( Xtvb now,tvbnow,bttvb  現代人用眼過度,很多人平均每天花上至少1/3的時間緊盯3C螢幕,不知不覺中近視度數不斷飆升。越來越多年輕人、中年人提早罹患白內障、老花眼,眼科醫師認為與用眼習慣不良、接受過多輻射或紫外線照射有關,致使晶狀體提前老化,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眼球病變上身的機率更大為提高。
/ j% e# L$ t* v, S) N8 ytvb now,tvbnow,bttvb  W( P0 E, }0 S+ l
6 z7 w7 J+ T( ^9 \# a' T
    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當水晶體變黃而混濁,如同煮熟蛋白般使光線無法穿透,視力就會變得模糊不清。白內障通常發生在5、60歲,老化是常見主因,也可能與糖尿病、外傷、發炎和遺傳等有關。但不論何種原因導致白內障,目前並無任何藥物療法能徹底治好白內障,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隨著醫術進步,置換人工水晶體的白內障微小傷口吸出術成功率非常高,病患術後視力恢復狀況普遍良好。
+ b& Y5 ~3 i7 V! V
/ b0 [/ B, l( w6 {( x
/ R* e, i8 \9 b9 z1 ^5 ?) ^- vtvb now,tvbnow,bttvb    人工水晶體是由不同材質所製成的光學裝置,能取代原本已混濁的水晶體,重拾良好清晰視力,為了滿足患者對視力的要求,各種多功能性的水晶體不斷推陳出新。從材質、顏色的改變,球面到非球面,以及以「點」為概念的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前者雖能提供遠距離的清晰視力,但看近必須戴老花眼鏡,後者雖兼具看遠和看近的功能,但是看電腦的中距離卻會變得模糊。
$ s, |, B7 a3 c+ L! R  \" c: B) ~
3 g9 y) p: }: U  u) d0 ?
% @! {- @  G" a& z0 k    醫療科技不斷精進,人工水晶體功能也不斷整合,陳逸川說明白內障術後的視力已可達全方位的矯正,新式全焦段人工水晶體的功能性更高階,突破以往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缺點,不再侷限於僅能聚焦在特定的屈光點才能看清楚。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擁有延伸性的屈光焦段,遠、中、近距離皆能獲得連貫性的優質視覺品質。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會將光線分散給遠和近距離,因此遠距離的視力清晰度有限,夜間也容易產生眩光問題。全焦段人工水晶體除可達到遠處較清晰的效果,夜間開車也不會產生光暈、眩光。
8 h- A. X& O9 T3 A* ~( a
$ a" g9 w2 W/ e' n5.39.217.760 \: H0 `+ v# T2 U
    全焦段人工水晶體在任何光線下都不易產生色差,有助縮短術後病患用眼的適應期,但對於40公分以內的視覺清晰度感覺不足時,則建議多準備一副100度左右的近距離眼鏡輔助。至於人工水晶體的挑選,可與醫師諮詢討論,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水晶體。值得注意的是白內障術後應按時點藥,並保持眼睛周圍清潔,2周內應嚴加防護避免異物和水入侵。公仔箱論壇4 o( t5 |- e, T* H$ g/ P
tvb now,tvbnow,bttvb0 d. D- T7 y5 \& L% u/ a
5.39.217.76% C9 @& y! I/ A! m9 H) ?+ g
    陳逸川補充,除年紀長的白內障患者會建議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逾40歲患有逾千度的高度近視患者、常戴隱形眼鏡導致乾澀、結膜發炎或過敏的機率提高,改戴鏡框又過於厚重不便,但不符合進行雷射近視手術的條件時,也可考慮置換遠中近皆可看清楚的全焦段人工水晶體,重現「睛」彩生活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