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電/十一期間,來天安門廣場游覽的遊客不難發現,在各個景點,總是能邂逅一抹“橄欖綠”,他們就是執勤在天安門廣場的武警北京總隊天安門地區支隊的戰士們。為確保廣大來往遊客安全、順利出行,武警北京總隊天安門地區支隊的官兵們全員出動,可以說沒有瞬間的鬆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十一期間探訪了在天安門廣場多個地點執勤的武警戰士,記錄了他們的故事。
# D6 N0 e% K- |1 C1 t6 Y$ e. S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2 Q& E- v! y
排成“人墻”保安全 5.39.217.76' t- ?5 ~0 Q9 j O' I9 n
( ^2 {/ M# m/ \7 w, [5.39.217.76 10月1日的前一天晚上,天安門地區支隊執勤12中隊戰士王帥吃過晚飯就去休息了,他知道,這又將是一個不平凡的夜晚。
5 Q- M: V0 y1 D6 q) A5.39.217.76
+ L& m3 ]4 E: Z; N" N+ s 王帥把鬧鈴定到了凌晨0:00,鬧鈴一響,他立刻起身,穿好執勤衣服,0:30準時到達哨位。他執勤的地方,就在國旗區護欄外。此時,廣場的圍欄外已經聚集了很多遊客,時針指向1:15,廣場圍欄打開,遊客們一窩蜂湧過來。為了防止擁擠、踩踏事件的發生,圍欄內的武警戰士們40餘人一組,在國旗區四周圍成“口”字型的人墻,有序引導遊客們走進“人墻”內,等待升旗儀式的開始。
, P* g5 G# k* v: u
# ~& T! W0 E1 H: E 入秋的北京,夜晚只有十幾度,很多遊客都穿上了羽絨服,而武警戰士們仍然一襲“橄欖綠”軍裝,站在遊客們前邊,一動不動。“遊客們經常會問我們升旗儀式幾點開始”。同樣是在國旗區護欄外西側執勤的戰士譚林峰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一晚上下來,光是這個問題他就回答了上百遍,但沒有任何不耐煩,反而有些小感動。“現在大家的愛國情懷越來越強烈了”,譚林峰說,他遇到一個父親,今年是第三年帶著孩子來看升旗了。這位父親堅信,對孩子的愛國教育,現場比書本更有說服力。譚林峰說,之前他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每年都會有這麼多人起早貪黑看升旗,但後來當他看到儀式開始前,廣場的遊客立刻變得莊嚴肅穆,統一向國旗行注目禮時;當他聽到《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全場數十萬人共同唱起國歌時,他明白了,那是所有中國人發自內心的共鳴。 3 D% u9 V0 d+ T C( Y5 A
% u0 g" R. s* f- U; L5 x4 a8 ?- l
甘願作景點的“背景墻”
* n5 r1 m5 H( ]2 f% q: o"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a% W' n& V/ dtvb now,tvbnow,bttvb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9周年,國慶前夕,天安門廣場中心布置了“祝福祖國”巨型花籃,廣場東西兩側綠地、人民英雄紀念碑周邊布置了花柱、花球、容器花卉及花台。這期間守護花籃安全任務的是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一支隊的戰士們。為了在花籃搭設期間不出差錯,他們加強對花籃搭建人員、車輛的查驗力度,防患於未然。 ' b7 l% L- @: S# }+ X7 @
5.39.217.76( M0 I; i6 z, ^. p( L |, B. W
國慶期間,來天安門廣場的遊客都少不了與“大花籃”合影,拍照最佳位置是在“祝福祖國”大花籃東南邊15米處,此處光線和背景都最漂亮,恰恰也是執勤三中隊戰士魏承釗的哨位所在地。他時刻提醒遊客們注意安全,不要越過圍欄。這些天風比較大,一班哨站下來,他經常是口幹舌燥,嘴唇上裂了許多小口子都全然不知。即便是這樣,當遊客們拿起手中的相機,拍起和花籃的合影時,趙軍總是下意識地將胸脯挺得更直,展現出精神最飽滿的一面,“如果進入了遊客的鏡頭,希望能給他們留下軍人的挺拔姿態”。
' S4 e# r. j' f6 Q& z" N/ ~. n公仔箱論壇
& _# `7 R8 S! K 在流動人群中站成“雕塑”
, {2 D4 w: Z7 h3 ^+ ctvb now,tvbnow,bttvb$ B+ ]1 V6 U s$ { L4 _" c i( G
每當遊客來到天安門城樓前,第一時間映入眼簾的就是站在金水橋中橋的那個哨兵。金水橋有五座拱橋,中橋一般不開放,作為金水橋中隊班長,李沅澤六年來一直在金水橋上站崗執勤。用他的話來說,自己是站在“天安門中軸線”上。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中橋左右兩邊的拱橋人頭攢動,唯有站在中橋的李沅澤是靜止的。人群中,突然有一個稚嫩的聲音問道:“媽媽,中間站著的是一個假人吧?”事實上,這個孩子說得一點都不誇張,李沅澤站在中橋的哨位上,從來都是紋絲不動。即使十一這幾天風大,迷了眼睛,他都一眨不眨。這個夏天過後,他的脖子上已經被曬出了一個“V領”勛章。 $ Q# M7 j1 n* G9 N# r9 W, i# @
6 M, L, W! E' x) Z0 s" F2 S- _ “這是天安門武警戰士獨有的標誌,”李沅澤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夏天,天安門廣場地表溫度最高已達40℃以上,陽光在他們襯衣領子中間留下了一個“V”型的曬痕,這就是讓他們引以為豪的“V領”勛章。然而這枚勛章,不只是今年夏天才有,從他在金水橋站崗執勤的第一年夏天,就已經深深烙在他的脖子上。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k V. X2 |! |) T) z; Q
8 @! ?# P9 l3 @1 }) A/ x1 f( Qtvb now,tvbnow,bttvb 2012年,李沅澤參軍入伍,來到了金水橋中隊。哨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官兵們必須苦練硬功,做到站得直,站得穩。當時,李沅澤的問題是,站軍姿時脖頸容易傾斜。班長為了解決他的這個問題,在他的脖頸邊上立了一根大頭針,用膠帶給它纏住。李沅澤頭稍微倒一下,就立馬被扎一下。第一次疼,第二次疼,第三次他就記住了,頭再也不敢歪了。除了大頭針,班長還在他的脖頸後面放了一張撲克牌。“如果你這個牌掉了或者說是歪了,就說明你放鬆了,也可能說是你頭歪了。”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李沅澤具備了外出執勤的能力,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哨兵,也就擁有了這枚特殊的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