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手機情報] Xperia XZ3 的 OLED 屏幕完美秒殺對手,究竟為什麼?

5.39.217.76+ v0 I" [) D( z
, C1 Z; k0 L- Z1 C3 T( M* j0 ^8 h
手機屏幕中有幾家公司的屏幕被認為最強,分別為 Sony、Samsung、LG 及 Sharp。在英國一次分別對市場上多款手機盲測中,69%用戶都表示 Sony Xperia Z3 的屏幕是最好的。而今次亦是 Sony 首次轉用 OLED 屏幕,究竟有多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1 }  u9 A
( `: w' f  ]2 ?0 }3 o; p

/ _6 s2 {, i+ J9 D8 }) S5.39.217.76, _+ M. ?3 Y( D" V% A7 u1 F" E) v5 @. h- b
tvb now,tvbnow,bttvb' r0 ^4 N7 ^5 h. K; k: I! N
在過去全球首部 Sony OLED TV 早在2007年已經推出,十年之後 BRAVIA OLED TV 享譽全球,而到了2018年,Sony 終於有技術把 BRAVIA OLED TV 的技術引入到手機之中,亦即是將發售的 Xperia XZ3。公仔箱論壇$ \4 i( j$ Q: I  Z. p2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8 b/ R& A3 ~9 @

( X! @! o- e0 o( k公仔箱論壇
/ a& S3 c/ E- d" Y+ C公仔箱論壇XZ3 包含了多個 Sony 專利技術,包括 X-Reality、TRILMINOS 及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r ,另外還配合了支援 HDR,而好處是黑色部份可以達到全黑,而且可視角度更大。
  k9 _+ D2 N* I4 W5.39.217.76
# d/ r7 p- l' V5.39.217.76$ c# E% z7 I0 e4 e
# P+ O3 S1 J  G0 n7 C7 V( |$ ]% Z
LCD 的發光光度改變時發光的面積卻不變,而 OLED 的發光面積在發光時,不同的光度亦會有不同的發光面積,在表現 HDR 時色彩表現會更加分明而且更好表現更精準的色彩。
; w- v# z/ k8 ^'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x. w3 ?' _3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B% u/ P4 D9 {( g

( g3 k7 q6 T" X5 a- X.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HDR 可以表現出 1000nits 以上,是一般 SDR 100nits 的 10倍以上。所以在同一位置拍攝,SDR 可能只能呈現窗口部份色彩,而 HDR 就可以令原本很暗的位置亦有色彩層次的呈現。利用 Tone Mapping 技術拍攝光暗平衡上有更好表現。- D9 ~; v& }" N9 S5 P* f0 d
* S! x0 X2 h. C1 i$ ~$ a4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u: n) Z5 n+ N( c* V
tvb now,tvbnow,bttvb7 ~1 ?2 Q1 K- W" \6 K
Xperia XZ3 的 OLED 屏幕支援 HDR 畫面顯示,令採用 HDR 拍攝的影片在 Xperia XZ3 屏幕上有更好的呈現,低光及高對比的畫面,細節會細緻得多。
6 W  j, t- \0 n  S2 N% R+ ^4 R1 e4 I# p0 a5 G& F; z3 H

  q$ x: P; b: H, R9 \. w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8 u; S) H  e9 j/ P
Sony BRAVIA TV 中 X-Reality 技術亦應用到 Xperia XZ3,X-Reality 技術可以將 SDR 影像通過模擬演算來達到 HDR 影像質素,所以 Xperia XZ3 即使播放普通影片時色彩層次都有更好表現。
& n: q5 L# d. e2 T
, V/ d  u, H* USky 就拍攝了一條影片,當中從左至右的手機分別為 iPhone X、Note 9、Xperia XZ3、P20 Pro。4款均為 OLED 屏幕,不過似乎有明顯分別,Xperia XZ3 不管在色彩飽和度及光度都比其他的出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