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個高中女生,在海邊玩水上活動時,遭水母螫傷右腳,疼痛難當,緊急至急診就醫。還好只是一個刺的刺傷,不是一條鞭痕。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李世光醫師提醒遊客,一旦被水母螫傷,千萬不要用手去觸碰,因為這個動作,會讓傷口上的水母斷肢,引發更多的刺絲胞釋放毒素,讓傷勢更嚴重。
0 n; h& z0 {1 _7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1 M7 l- D1 `6 U
近來頻傳遊客被水母螫傷,禍首就是僧帽水母,僧帽水母的上方為直徑約十公分的藍色透明器囊,最毒的是它下方長達一公尺以上的有毒觸手。水母攻擊時會射出含有毒素刺絲胞,所以當人體碰觸後,肌膚會有明顯的條狀紅疹甚至水泡,如被鞭打的痕跡,並出現紅腫、劇痛、發癢症狀。5.39.217.76, ]! g1 Y" h& t, |& e/ W
5.39.217.76( V6 i0 Q) ]9 V3 f
李世光醫師表示,遭水母螫傷第一時間的處理方式,應該要用毛巾、衣服沾海水清洗或以其他物品去除體表的刺絲胞,避免用手直接除去,造成二度螫傷。當刺細胞的活性被去除後,要將還附著在皮膚上的刺細胞或是觸鬚移除。若肉眼可見,可用尖銳的物品(如小鑷子、小鉗子)將觸鬚移除,並用海水沖洗。患部不可搓揉,可冰敷來減少毒性的釋放,並降低患部的不適。小蘇打、醋或硼酸,對於某些種類水母螫傷的症狀緩解也有幫助。至於使用熱水,是否可加速毒素的變性,來減少其毒性,則還有爭議。
, t$ X) n, C5 E! M# D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Y1 u, N3 o, F9 V0 \0 b
坊間有傳言,可用尿液塗在傷口上,用以減少疼痛。李世光醫師指出,這不是很好的方法,而且不乾淨的液體,反而會促使毒液釋放更多。因此,千萬不可使用清水、酒精或尿液去除,以免造成毒液進一步釋放。此外,幫忙的人,儘量不要徒手接觸,最好包著浴巾或毛巾來移除觸鬚及刺細胞,之後立刻洗手,若刺細胞的數量太多,或肉眼不易見到,可用刮鬍膏塗抹在患處後,再以硬紙板將刮鬍膏刮除,最後用海水、食用醋或溫水沖洗。
" \) S4 o0 P1 [" N$ Q8 n公仔箱論壇
. f! E+ T1 F" @" f,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水母屬於群聚動物,如果民眾下海玩水時,發現週邊水域出現水母的觸手或類似塑膠袋載浮載沉的物體,表示有大群水母出沒,一定要趕緊上岸確保安全;不管是浮潛或深潛,建議穿著潛水衣、手套及蛙鞋保護身體皮膚。 : y; i, s0 v, G' k* ^
: G, V E% v4 r1 a ^, O( m公仔箱論壇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