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氣有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等說法存在。馬偕醫院中醫部醫師李炎東表示,倘若病患在對的時間接受三伏貼,臨床上,大約八成病患可以改善症狀,但是感冒、發燒、肺部感染、孕婦、一歲以下嬰兒、嚴重藥物過敏等族群,均不建議進行這種療法。
- S8 v( K9 ~! k/ E+ E;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6 w3 c3 ]" |2 O' e, h! q& }0 l( C
李醫師指出,在,三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今年三伏天分別是國曆七月十七日、七月二十七日、八月十六日,這段期間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此時人體皮膚毛孔比較容易打開,也因此,藥物容易滲透進入皮膚,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三伏貼需要每年至少敷貼三次,連續敷貼三年。
[8 z6 U2 h8 s3 e9 G
0 k% _; l' Q1 }2 Y5.39.217.76李炎東醫師指出,常見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反覆感冒的患者,這些族群皆可接受三伏貼療法,對於有過敏現象且服用中藥有困難,或是害怕針灸的病患,提供了另一種選項。
9 u( Q. ?5 ~7 K0 A7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6 _# w4 t. X2 B& O, ^. \6 E9 Q
三伏貼治療方式主要是將藥餅敷貼在患者背部大椎、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穴道,成人大約敷貼一至四小時,孩童大約敷貼半至一小時,即可自行取下藥餅。敷貼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發癢、燒灼感,倘若感覺不適情況加重,可以自行提前取下藥餅。局部皮膚若有略為發紅、灼痛感,建議一至二小時後再沐浴比較好。 tvb now,tvbnow,bttvb- I) o' j0 I- i' F
6 @; p2 P ]% C( P4 h x7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