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現屆政府就任一周年,施政重點放在經濟民生而非政治分歧,雖然在教育、創新科技等方面做出了成績,經濟持續向好,但對解決港人“置業難”這首要問題卻力不從心。在政治方面,縱使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力求與泛民“大和解”,但對方出於政治盤算,始終不領情,仍然處處與中央和特區政府對立,暗湧明浪未減,紓解矛盾的任務舉步為艱。
, N* n& e/ u'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5 E5 q1 Q) [3 f, k+ j$ f
林鄭班子在社會經歷了佔領運動撕裂的氣氛中上場,為免讓政治爭議進一步把社會推向兩極化,把施政重點放在容易凝聚共識的民生經濟建設,在候任期間,即以增撥資源改善教育打響第一炮,逾三十億元的撥款,在立法會獲得建制派和泛民主派的共同支持通過。 公仔箱論壇- N$ m5 n! h+ {+ d
& g$ c* C, {; T7 E6 O8 z! S公仔箱論壇 社論說,財多好辦事,新班子承接歷年累積的巨額財政盈餘,任內第一年盈餘再創新高,有意欲兼能力推行林鄭月娥提出的理財新哲學,市民由讀幼稚園到副學士以至大學,都直接或間接獲得增加津貼,中小學教師亦有望全面學位化。
2 R3 N+ Y" D1 L6 M" j; J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M+ V6 a. B5 s. R! J1 d0 V
民生有改善 房策欠魄力
9 n+ a8 Q7 z- U# T: n; z8 \* P& O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 F5 k' J' z1 y/ N; k! |
在勞工福利方面,取消強積金和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對沖的安排,雖然尚未落實,但已見曙光,政府願意增加過渡期補貼,資方亦不再堅持要政府永久承擔,目前只差在政府補貼多少才獲資方接受,要是最後達成協議,不僅改善打工仔福利,也標誌勞資雙方代表,能夠擺脫近年的僵持局面。
6 p& y/ ]- \* I! T- |2 R公仔箱論壇
& z" S' D/ n7 z% N1 h. V o, J公仔箱論壇 在促進經濟發展新動力方面,政府展現了較大的魄力,為創新科技開拓局面,改變了對科技創富的冷感,在引進研發資金、吸引人才方面,政府、學界、商界都下了大量工夫,在中央規劃粵港澳大灣區以科技創新致富為重點的政策下,本港有機會結合內地城市把科研成果產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