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菠菜配豆腐會腎結石?7種吃法才危險

大家可能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有結石的人最好少吃菠菜豆腐湯,因菠菜有高草酸,豆腐有鈣,兩者結合變成草酸鈣,吃進身體裡,反而加重結石的症狀」。這樣的迷思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6 W( q* Q) m) ^5.39.217.762 c- X. [- ~" M: K
甚至,有結石的朋友不敢喝牛奶、優酪乳、或吃起司等含有豐富鈣質的乳製品,更別提如鈣片或額外添加鈣質的營養補充品,擔心多攝取鈣質,可能讓結石情況變得嚴重,因此他們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高鈣食品。究竟,這樣的飲食迷思是否正確?補充鈣質真的會讓結石惡化嗎?又或者,限制鈣質攝取真的能改善結石症狀嗎?5.39.217.76. o% J; t- q! v$ N4 G

2 @1 O& O! a& E% J公仔箱論壇★事實的真相是
! F! N1 {4 V; x+ v8 C
' t/ T! N8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論是腎結石或尿路結石,臨床上以「草酸鈣」結石最為常見,其次為「磷酸鈣」結石。這些結石多半是礦物質結晶狀的物質,由礦物質的「鈣」和有機酸的「草酸」或「磷酸」相互結合。臨床上有結石的朋友,多半有「自發性高尿鈣」(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或「自發性高草酸尿」(Idiopathic Hyperoxaluria)之現象。造成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但可能與「個人體質」或「遺傳因素」有關。好發於男性,且通常有家族病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Y# W! \( o* D0 u* W

7 _- f2 `. i" v1 P什麼是「草酸」?「草酸」是一種天然的有機酸,廣泛出現在植物食品。一般來說,蔬菜(特別是深綠色的蔬菜,如菠菜、秋葵)、多數水果(如草莓、橘子、奇異果、藍莓等)、堅果種子、豆類、五穀雜糧根莖(如小麥、地瓜、南瓜)、茶葉(特別是濃茶)、花生、可可、巧克力等,以上食物都含有比較高的草酸。
; G2 P+ Y$ A: O, O+ O8 v公仔箱論壇/ w) Q, C; ~* S) n6 z5 `2 Z: O
「限制飲食的鈣質,可以減少體內『草酸鈣』或『磷酸鈣』相互結合的機會,因此可避免讓結石復發或惡化。」這樣的飲食迷思,乍聽之下邏輯似乎合理,但以營養科學及實證醫學的的觀點來分析,這可是錯誤的飲食觀念。8 H: H0 F. @3 d/ J! U; k
tvb now,tvbnow,bttvb. ^8 l" M! p  B9 H) C. b- ^
低鈣飲食反而會增加結石的風險!
0 Y- b# ~* G, ~! R/ x6 \- s0 a5 L3 k7 V* _* x, m6 f
怎麼說呢?其實「真相」與「迷思」正好相反,真相是「低鈣飲食反而會增加結石的風險」。如果我們同時吃了一盤炒菠菜跟喝了一杯低脂牛奶,菠菜含有高草酸,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草酸分子大,容易與陽離子結合,多數人的想法是,這自然而然就形成「草酸鈣」,而加重結石症狀。以上這是單純的假設,實際上,卻忽略了人體奧妙及複雜的消化道系統。
) S- V* e& P4 \6 X# G& d3 Q& S公仔箱論壇
& i/ B3 M+ `' ~  ^!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陽離子的「鈣」遇「草酸」或「磷酸」,的確會形成「草酸鈣」或「磷酸鈣」,但卻是在進入「排泄系統」(泌尿系統)之前的「消化道」,就已經產生結合,亦即案發現場是「人體腸道」,而不是在尿液的形成當中。「小腸」是負責吸收多數營養素的器官,因此,在腸道中,飲食攝入的「鈣質」會與攝入的「草酸」相互結合,形成較大分子的「草酸鈣」。
( s0 e2 U# }8 x% z/ Q. T公仔箱論壇
: o: X; H  G& l% y簡單來說,在小腸中的消化環境,若存在足夠的「鈣質」反而會結合「草酸」或「磷酸」,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因此,使腸道吸收「草酸」或「磷酸」的量減少,多餘游離的「草酸」或「磷酸」就不會進入身體的血液循環。因此,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反而是有利於預防及改善結石。+ r: e2 P8 V; D) D

$ T! S# o  s1 ~+ r5.39.217.76關鍵概念釐清:
& r) T' Q! V7 o( m' J(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a) O. S; [- i
確保飲食提供足夠的鈣質,在人體腸道與草酸(或磷酸)結合,反而降低游離草酸、磷酸的再吸收,對努力防治「草酸鈣」或「磷酸鈣」結石的朋友來說,是一項經由科學論證的發現。  |: H1 ~6 _( b$ T5 f' t: U
3 ^* O* A& T6 @: O
以科學研究來說,多數文獻也已證明了這一點。以下我們就回顧幾篇臨床研究的成果。早在1997年一項「流行病學飲食調查」中,就已發現,「鈣質吃得較多的人,腎結石的發生率是下降的」。美國科學家Curthan等人,在1997年發表的研究中,總共蒐集91731位女性成人的「飲食鈣質攝取量」與「腎結石」發生率,經過統計分析,「發現鈣質攝取較高的成人,腎結石之發生率反而呈現較低的趨勢」。 ! l" b7 k/ E4 q* @9 }% _6 O, n* Y
3 B% n8 u' J/ s# d
英國科學家Williams等人在2001年發表的研究中,則以「飲食介入研究」作為探討。作者特別針對曾經診斷為「腎結石」的成人,給予鈣質補充劑(每日500毫克的鈣),實驗長達10週,並蒐集24小時的尿液。作者進一步分析觀察尿液中的「鈣質」與「草酸」的變化量,結果發現,當參加者補充鈣質後,事實上不會提高尿液的「草酸」跟「鈣」比率,反而是在補充鈣質之後,尿液的「草酸」跟「鈣」比率降低。此研究證明一點,「補充鈣質反而是降低尿液中『草酸』與『鈣』的比率,從而減少草酸鈣的形成」。
8 C; k$ S% d( H: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l  U6 A" t1 }, ]1 Rtvb now,tvbnow,bttvb基於先前研究的發現,德國科學家von Unruh等人在2004年發表的研究中,更進一步探討,「飲食中不同含量的鈣質,對人體草酸吸收率的影響」。結果指出,「當飲食中每增加70毫克的鈣攝取量,相對可以使人體腸道降低約1%草酸的吸收量」。2 H2 W* y1 Y' A/ V, J' ^) `3 c
tvb now,tvbnow,bttvb3 G  ~9 G4 \. T
因此,每日攝取足夠的鈣質(一般成人的建議量為1000毫克)可使腸道降低吸收10%的草酸量。此篇研究成果證明,「腸道中存在足夠的鈣質,會降低草酸的吸收」,同時也表示「低鈣飲食」因為會讓腸道吸收較多的游離草酸或磷酸,反而是導致結石的危險因子。tvb now,tvbnow,bttvb* p  e1 N; {8 x7 _  L& A

9 F  V1 z2 t1 w* X美國科學家Heaney在2008年發表的綜合性「回顧文獻」(literature review)則指出,「目前沒有流行病學調查或介入性實驗證明,高鈣飲食會提高腎結石的發生率。與一般民眾認知的迷思恰好相反,高鈣飲食(不論是吃富含鈣質食物或補充鈣片),可以降低腎結石的患病風險」。
* w, n0 v* X7 p) I8 }# L
) H5 k9 e2 _0 \; P, E. C「美國國家腎臟協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NKF)在2014年的「飲食與腎臟疾病指南」,及隸屬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糖尿病、消化疾病與腎臟疾病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NIDDK)在2016年的「飲食、營養與腎結石指南」,都一致表示,「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可以預防、降低腎結石的發生。特別的是,如果三餐之間都提供足夠的鈣質,也就是平均分散,不要集中在某一餐,更可以有效減少腸道對草酸或磷酸的再吸收,進而降低結石惡化或復發的風險」。
% ]3 k$ P& ~# n5 e3 y1 c( w! I公仔箱論壇
, M! y; _4 G% F6 ~( l5 G5 [4 E+ H公仔箱論壇★營養師小結論5.39.217.76" T% p; @' u% B6 G& b
tvb now,tvbnow,bttvb! {. S) B3 c- C
綜合「流行病學調查」與「飲食介入研究」的結果指出,攝取鈣質不會讓結石惡化,有腎結石或尿路結石的人,確保飲食有足夠鈣質(一般成人每日鈣質建議量為1000毫克),可以減少腸道對游離「草酸」或「磷酸」的再吸收,避免游離的「草酸」或「磷酸」透過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進而減少結石風險與復發的機會。6 S) w. r) e& f" a) Q3 S

7 x2 y( e* E; S" C5.39.217.76喝低脂牛奶或吃乳製品(低脂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司最好)是最簡單的補鈣方法,每天建議至少喝兩杯低脂奶(一杯約240 c.c.)。多選擇鈣質豐富的食品也是不錯的補充方式,如芝麻、深綠色蔬菜、營養強化的穀類、麥片、小魚乾等。若飲食達不到目標,必要時,適當補充「鈣片」或「額外添加鈣質之補充食品」;但長期來說,仍以「均衡飲食」為優先考量。
7 u7 D8 R, o, ^公仔箱論壇
7 K0 y) u, M/ y: X( Q★你可以這樣做1 E7 F& M$ s5 y

: P0 d. Y% P3 k! @' k防治腎結石或尿路結石形成,首先,需依照結石的化驗結果,透過專業醫療判定屬於哪種成分之結石。例如:若是尿酸過高造成結晶結石,就要選擇「低普林飲食」。依結石的種類調整飲食,對症下藥,才是正確之道。8 P0 u0 p' F" A% h; L
tvb now,tvbnow,bttvb! W, I8 w* K( v0 _$ _4 z9 ]2 R
本篇迷思以大眾最常見的「草酸鈣」、「磷酸鈣」結石為例,依美國國家腎臟協會於2014年公布的「飲食與腎臟疾病指南」,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糖尿病、消化疾病與腎臟疾病研究中心」在2016年公告的「飲食、營養與腎結石指南」,彙整七項防治腎結石之飲食原則如下。
3 G$ b. M9 T/ B9 t3 d/ N3 B9 ~4 J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0 J3 @; {+ o' I6 q* v% w  C
防治腎結石飲食之七大原則
0 t% v, _4 n' u* o公仔箱論壇
1 }/ E. b7 c1 O! N8 X1. 減少「鹽分」及「鈉」的攝取
% f0 U$ r! r" Y' y    公仔箱論壇& |% ]$ Z$ O) L& ?  g, I
鈉是一種礦物質,是鹽分(氯化鈉)的成分之一。有些專家認為,飲食攝取過多鹽分,當多餘的鈉不被人體吸收,即從尿液排泄,被認為可能增加尿鈣濃度,就有可能增加結石的沉澱與結晶。
- d  l2 u$ }6 qtvb now,tvbnow,bttvb
! c1 e( \  @' E公仔箱論壇2. 限制「動物性」蛋白質攝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E8 e7 @) M8 M5 M) U
   
: F5 b5 K' ?) N% K動物性蛋白質,如一般的紅肉、海鮮、動物內臟、蛋及乳製品。部分研究顯示,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多,也可能造成尿鈣質濃度上升。因此,減少動物性蛋白質,適時增加植物蛋白質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做法,如適時以豆類製品、豆莢類取代肉類。
! e9 l- @' q) h  M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7 c) N$ |7 @4 Y) ^/ y" f
3. 攝取足夠的鈣質
, \; F5 w9 f; _: c7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r3 Y+ I2 Q, [1 V. g7 B以臺灣民眾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每日需攝取1000毫克的鈣。基於大量科學實證支持,來自飲食或膳食補充品的鈣,可以降低人體腸道對游離「草酸」、「磷酸」的吸收,有助於減少腎結石的發生及復發。tvb now,tvbnow,bttvb% h. n4 b0 q% P5 H; E; _& E

+ X2 s: D/ ^) g$ ?: A, Y$ @. U" ]4. 避免高草酸攝取tvb now,tvbnow,bttvb* G% K4 C- p: B/ V
    + Q* v: A2 b% N
不必嚴格過度限制草酸,因大多數的植物、蔬菜水果、堅果種子、茶都含有草酸,但這些都是有助於健康、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只要避免大量攝取(少喝濃茶),都是可接受的範圍。鼓勵餐食之間多攝取含鈣豐富的食物,可以減少腸道對草酸的吸收。
& v# m5 r! Y*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 d. g. t, d8 l, d公仔箱論壇5. 每日建議攝取2500 c.c.以上液體或水分公仔箱論壇8 R9 D8 F  \0 C+ P8 {
   
" ?( Q) k$ p4 _8 _, q+ }. P增加液體、水分攝取,盡可能保持在2500 c.c.以上,主要在於增加排尿量,使每日尿液排泄能大於2000 c.c.。大量的排尿是關鍵,可以稀釋、降低尿液中的鈣質、草酸沉澱,避免過度濃縮結晶。
& W% e  t" Q# m/ }" f8 c' ?) X! J8 m
6. 注意維他命B6是否攝取足夠
# D8 a4 l$ [0 d( o( P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5 E6 D, m. s1 r" u+ x, I
維他命B6參與體內草酸的代謝,維他命B6不足的情況下,可能使體內草酸的濃度增加。5.39.217.76) H- d1 ~' ?; g; b: A  D

" M. j2 e- b; X" H7 z1 D7. 避免補充高單位的維他命C公仔箱論壇+ b: f0 v" v% H5 w
   
6 b: @( |" P; v9 Q$ c6 N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人體每日所需的維他命C只需100毫克即已足夠。沒有必要攝取高單位的維他命C(市面上很多產品都是500毫克或1000毫克的劑量,這些已超出人體的實際需求太多)。過多的維他命C,在人體的代謝過程後會形成草酸,對部分敏感體質的人而言,就可能提升高草酸尿症的風險。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