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老大哥回來了嗎? 從臉書審查到德國《網路執行法》 文吳柏緯(記者)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8-3-25 09:53 AM 編輯 . o+ z, s2 ^- o! i; T8 @/ W0 R

3 \' e$ R' Z8 z: @! ^5.39.217.76- g& M- k4 }0 Y5 X

# l: n3 N4 t3 P9 B) tAP Photo/Marcio Jose Sanchez
. A9 z* p3 M" |7 A6 U: Stvb now,tvbnow,bttvb
: s6 H: d% C' X4 `0 d! `0 \
[size=1.22222]2016年臉書(Facebook)以「兒童裸露」為由下架越戰經典照片「燒夷彈女孩」,掀起巨大輿論反彈;一個多月前,台灣也有網友因聲援「慈湖潑漆事件」,帳號遭封鎖。而2018年3月中旬,臉書更傳出被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盜用5千萬名用戶資訊,在美國總統大選與英國脫歐公投期間投放假新聞,意圖影響選情。! v; @  o9 A& b, r
這些持續不斷的事件,再度讓臉書成為爭議焦點,也觸發歐洲各國「管制」社群媒體的聲浪。這些審查的措施是什麼?如何審查?是對言論自由的保障還是威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P$ l  Y! O% o5 z% q2 ], A
$ P4 O. N6 F3 X! g4 Q7 w
6 x, r' [6 f. z* y: k7 t$ P# B
今年2月28日,自由台灣黨、蠻番島嶼社等獨派團體到慈湖潑漆的影片與行動聲明在臉書上瘋傳,然而事發不久後,陸續傳出相關文章遭刪除。擔任國會助理的田昀凡,利用臉書本尊帳號張貼聲援的文章被下架、帳號被封鎖5.39.217.76& L3 |& [% q: @! v1 F
,而他使用分身張貼的事件懶人包也被刪除。他的經歷受到國內媒體關注,連境外媒體也以「facebook染紅?」作為標題報導。  8 n' O( Y; t; m' K

# D( l3 Y0 y6 d0 f8 D3 y' I這波臉書帳號被封鎖的時間大多是1天到7天不等,多數帳號在事發後一週內逐漸「解鎖」,但不透明的演算法及對於人工審查的疑慮,使得臉書針對特定言論進行審查的猜想,再度在網路上迸發。5 L* j4 |% m9 X  Z+ B' |5 o

/ [! d4 i# [9 I; u5 P9 \. }5 U5.39.217.76演算法對人們的分類與加權0 C: ~8 R& N( N: D( x8 g/ [
在國內外諸多爭議中,都將矛頭指向了不透明的演算法。  
% K& {4 ]) Q* p% S. r; t: M6 p- f5.39.217.76
+ G: B- ?/ R: ~' C+ _tvb now,tvbnow,bttvb臉書演算法干涉了用戶的自主權利,甚至扮演起「老大哥」的角色,決定那些貼文與言論應該被看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b3 p) U# x& w

0 P; q2 A# c: _$ }1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臉書演算法要解決的問題,是哪些文章應該出現在塗鴉牆上,」 專攻機器學習領域的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蘇木春指出,臉書上的文章量極大,演算法是透過自然語言等學習工具,納入各種不同的評估因素,給予貼文不同的權重,例如哪些貼文是可信的、值得推薦的,那些內容又該被屏蔽,像是被認定是兒童不宜或違反善良風俗的貼文,獲得的權重可能偏低,而使內容無法在塗鴉牆上被看見。但蘇木春說,演算法的權重是臉書不公開的資訊,外界無法進一步分析這項機制的運作模式。  
$ m1 g: f& |- ?6 ]) V- P0 M/ D1 I' B0 ?
受訪的法律學者、傳播學者到社群經營者,多數認為,除非明確違反公序良俗或使用者條款,臉書上特定言論被刪除,多半是無意而非蓄意。但因國內外連續的社群言論審查爭議,已滋長了不透明演算法背後的陰謀論想像,輿論要求臉書公開演算法的聲浪極大。   tvb now,tvbnow,bttvb- T4 j; N  _1 {: i  N
公仔箱論壇. R9 v7 [% j1 C* W( a
但要臉書公開演算法,可能嗎?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7 M9 I9 O$ E

' V' H8 |' E+ H8 X公仔箱論壇T客邦創辦人、資深社群經營者施典志指出,演算法對於企業而言是商業機密,除了「保護企業利益」外,也確保「較好的使用者體驗」。如果公開演算法,除了傷害企業,將遊戲規則開誠布公可能遭有心人士利用,以更大規模的方式進攻,爭議反而會擴大,甚至危害平台生存。   5.39.217.76% N& Z1 Y) [  Z+ D8 X7 o% u  f
5.39.217.76) A4 M$ m( K0 G) `' S
「這個情況其實很類似DDoS攻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0 S1 w  G/ K0 d! i4 _# R- I
,立場不同的使用者在短時間內大量且有組織的檢舉特定文章,使得臉書的查核機制不得不做出反應,」 施典志說。
1 F8 ?/ U, G* Q6 l' x7 Y: z9 x! w8 q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L- g' R/ n5 ?9 i) K
臉書和不少社群平台意識到,不能單單仰賴演算法,在爭議言論的審查上,必須花更多人工介入監管。
' q: F; m) R  N8 S7 R9 R' {9 p5.39.217.76
2 s+ t# E* F  O' H( L/ G( t2 g打擊假新聞?為特定立場服務?/ ?( V$ x; a0 `( c
除了仰賴演算法對爭議言論的審查,社群平台也積極擴大使用人工審查。   tvb now,tvbnow,bttvb3 V7 |+ D; E! P) i

7 I8 c2 J) r  s$ F0 M公仔箱論壇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2017年宣布,增加3,000名人力,同時輔以軟體與機器學習,強化對於臉書平台上暴力、歧視言論與假新聞的查核工作。  tvb now,tvbnow,bttvb; n5 Y$ o6 j, G+ P9 F

& U/ \) `$ J' T" _% o4 y2 A: G' P臉書加強人工審查的背景,源於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臉書、推特(Twitter)、Instagram 與 YouTube 等社群平台上出現大量假新聞,影響選戰。俄羅斯被指為這些假新聞事件的幕後藏鏡人,透過散布不實消息干涉美國內政。假新聞的事實查核逐漸成為各社群平台重點,甚至各國政府也將打擊假新聞視為重要的任務。   
9 R! W6 o! j3 M2 q% ~
- ]) @, z- e$ E: ]" V4 R3 ytvb now,tvbnow,bttvb「我想沒有人會反對執行阻止仇恨性言論擴大的政策,然而臉書目前端上檯面的措施卻是漫無標準的言論審查。這樣的制度造成的結果是,發表類似的言論,有些人被下架、但有些人卻沒有。有些人更加嚴重,整個帳號被封鎖,甚至刪除。」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以「疑惑」兩字,形容臉書下架言論的機制。   
9 L" U3 t. Y: q$ f%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d: @0 N, A, F( k
胡博硯認為,增加審查人力的出發點或許善意,但是審查員個人的想法無法控管,可能因個人一時的決定,影響結果。「即便臉書本意並非針對特定言論審查,但在外界看來就是管控言論,甚至是為特定立場服務。」   
1 l. e5 g: R; |. _& T$ ]tvb now,tvbnow,bttvb
* l9 ~" O& X. C, y, u審查人員不了解在地的文化脈絡、政經情勢,也可能使人工審查出現爭議。以台灣情況為例,施典志分析,目前臉書在台灣的辦公室,主要工作是廣告業務,客服或審查人員可能仍交由居住在其他國家但理解中文的人擔任。   
/ G. |( }* x* |* K5 w9 i4 ~- X
- i3 j) E' e& D  Y: B* atvb now,tvbnow,bttvb「這些人或許可以看得懂中文,但是夠不夠了解台灣的社會現況?如果審查人員不夠了解,就有可能做出誤判。其實台灣的情況並不是特例,例如美國也會將這類的工作外包給印度,」施典志說。 5.39.217.76" P. t/ Q; W5 U5 v

' o8 f, x9 j0 g) j" c1 {5 T參與制衡和司法救濟的呼聲- L* k  M5 s# |& t/ v! E8 k. Y
機器或人工審查都可能受到操弄,但臉書仍執意進行,是因為臉書的發展已超越原來想像的規模——假新聞橫行、人性因它而變、個人自由與社群價值間的齟齬等,都出現了要求臉書負起責任維持秩序的聲浪。   
& Z6 e5 c2 M7 {8 w5 T, ]$ c2 Wtvb now,tvbnow,bttvb9 ^: |8 Y: B" ]- z) p! ^
臉書目前全球每月活躍用戶數突破20億。臉書對於用戶發言內容、帳號管理與權利義務,根據一份共18條規範的使用條款。每位使用者註冊臉書帳號時,都必須同意這份條款。   
4 `9 Y# \7 H+ [2 l6 F7 K公仔箱論壇
. ]) K; H& Q- P/ \1 p: b( E" H4 L9 r5 f  t1 i/ u3 L- U9 c

9 n/ V3 p, P$ W2 e/ x2 n6 atvb now,tvbnow,bttvb臉書目前全球每月活躍用戶數突破20億。每位使用者註冊臉書帳號時,都須同意臉書的使用條款。(AFP Photo/WAKIL KOHSAR)* ^/ e# V2 M) d% @0 A( c( b
tvb now,tvbnow,bttvb5 ?7 N1 I. Y& ?% C# a

- |, o; ?$ j: d" l5 @1 ?2 O
3 ?) K3 i- N" s: s) t: f5.39.217.76根據使用條款第3條的安全性條目,要求用戶不得發佈鼓吹仇恨、威脅、色情、煽動暴力或露點或血腥暴力傾向的內容。若用戶違反使用條款,第14條的中止條款明確指出,臉書有權停止向用戶提供全部或部分服務。   
1 P+ `; `* t- v3 J0 b%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H, r4 f$ _& B
面對多次發生的言論審查爭議,不同國家出現相似的輿論,認為臉書目前的使用條款太過抽象,例如「仇恨」、「暴力」等字眼缺乏明確標準,讓人難以適從,要求政府採取強硬的措施,要求臉書與在地的主管機關或使用者、消費者團體協商,透過公共參與促使修訂使用者條款,符合在地使用者的需求,同時降低爭議。   tvb now,tvbnow,bttvb, t/ {% q, T8 w* c: |

/ Q# F# w4 e. a除了公共參與,循司法途徑進行救濟的可能也不斷被討論,不過法界人士普遍認為難度太高、成本太大,而且要如何主張臉書侵害用戶權利也是一大問題。   7 z% O$ H  H* U+ P) Y
- Y. {& h- X' @
「如果臉書是一個由國家支持的公共平台,今天採取言論管制,下架特定立場的文字或發言,使用者當然可以主張言論自由受到侵害。但臉書是一個私人企業,用戶註冊帳號時一併同意了使用條款,等於授權臉書可以根據條款更動或將文章下架。」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蘇彥圖認為,若因言論被社群平台下架,使用者當然可以向平台業者提出民事訴訟,並主張社群平台應該負擔相關責任,但進行訴訟的前提是要清楚主張的權利是什麼。   $ ~! B' J+ p% j% X3 ]% J

6 g* n2 `4 u0 _& x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主張社群平台侵犯言論自由相當困難。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p1 j3 q: N9 }6 g: ]

+ f' x/ s* a6 y& ]/ j! R7 u「用戶主張言論下架造成的侵害,最大的困境是在舉證。」熟悉智慧財產權及新創法規的律師許家華指出,目前面對社群平台上發生的侵害行為並非沒有救濟管道,過去有片商、發行商,主張使用者在 YouTube 等平台所上傳的影片,侵害了他們的權益,要求下架,但這類的主張立基於「智慧財產權公仔箱論壇, G5 {4 l! A" `# `9 p7 H0 u0 g0 d
」。   
4 m; n4 r* W0 M4 E: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u3 |' a4 {& \, q8 {( D4 Q4 M
許家華認為,實務上,使用者要主張「言論下架造成侵害」並不容易,因為侵害難以被量化,「片商可以說這個影片被上傳到影音平台上,造成電影少賣,這是很具體而且有感的。但是當言論被下架後,要證明『失去什麼』是很困難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c$ z3 a9 h" X

# m+ g/ q2 ^6 n, @) w公仔箱論壇另外一個更困難是,臉書使用條款第15條明定,若是用戶與臉書之間發生爭議,將交由北加州地區的美國地區法院或位於聖馬刁郡" H4 I$ F3 q/ {# J8 u
的州立法院進行調解,並受加州法律約束。因此用戶若真的要採取法律途徑,恐要直接飛到美國。
+ i; z( J, V3 B& m' }+ m7 I
- O: P2 I7 L& e  q+ u. u5.39.217.76言論開合之間,國家拿捏的分寸在哪裡?
! x2 ~! g9 ?5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面對社群網站言論的救濟需求,多數國家採取自由放任或有條件的納管,但也有像德國一樣,選擇力道更強的管制,利用國內法律強制社群平台進行言論審查。   
% r( w. n' `( E7 E1 ]5.39.217.767 M2 g8 P5 g! D/ Y2 D6 E2 T
「各國政府對於網路都有程度不一的管制方式,例如美國政府採取低度管制,而歐陸國家則因為戰爭的歷史,相對較為保守謹慎。」蘇彥圖認為,政府不宜直接介入私人企業經營,但仍可以透過一些非強制性的市場機制,例如要求業者落實自律或共管機制,使用者也可透過公共參與對政府或臉書施壓,藉此影響使用條款。臉書在一些歐陸國家營運,確實也願意配合當地的規範,避免爭議。$ L! a4 _+ t, j/ d- g& h# a

1 v5 \8 Y: _7 r; K: N+ S- z5.39.217.76政府以法令或規範督促平台業者配合,其實有例可循。歐盟正在審查的《視聽媒體服務指令》(The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 Directives)修正案,就被視為歐盟會員國與跨國數位平台談判時的籌碼。根據這份《視聽媒體服務指令》修正案,明確要求在歐盟境內提供隨選視訊服務(VOD)的營運商,歐洲本土產製內容應至少占所有內容的30%。   
1 B# p3 ^& \" ?" _: ?  a& I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0 J% M5 [. O$ y% l$ z1 ]
除此之外,網路上的影音分享平台(VSP)業者,應以自律、共管的方式,且必須強化使用者的申訴機制,以達到共同防堵色情、仇恨、歧視等資訊與言論流竄的目的。若自律、共管措施無效時,會員國將有權介入管理。   
' _* }) c- I  K; _: R公仔箱論壇
, s& |' A8 k9 f- C' u5 E" q5.39.217.76近年的難民問題激化社會、宗教與文化對立,加上過去曾有納粹崛起的歷史,因此德國對極右、仇恨與種族主義的言論特別謹慎。為了避免社群網站變成快速散佈與刺激仇恨言論的媒介,因而執行《網路執行法》。   " f: ]% G" J8 f# |+ ?4 s1 ]

$ i% b# X6 ?8 ^+ h$ |- [該法要求社群平台需要刪除明顯違反德國《刑法》的仇恨言論,對於假新聞或遊走在灰色地帶的言論,則需7日內作出處置,若是社群平台屢屢犯規,最重將被處5千萬歐元的罰款(約新台幣18.1億元)。等於政府透過監管與行政處罰兩種程序,強化了社群平台移除特定內容的義務。   tvb now,tvbnow,bttvb+ ?+ D7 d5 }  S8 x8 ^

( P2 o) g0 Q+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德國也並非一開始就決定採取強硬措施。新法上路之前,德國也曾將言論審查交由企業自律,但成果有限。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德國司法部去年提出的統計資料顯示,社群平台在收到用戶檢舉有疑慮的內容後,臉書大約刪除了39%的非法內容,而相同的時間內,推特僅刪除1%。顯示企業的自主管理顯然無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公仔箱論壇5 l/ i7 J/ j% T% S

  W9 R4 C4 {+ q" `6 E- h《網路執行法》(Network Enforcement Act)也擺明針對服務量最大的社群網站。該法明確指出,規範對象是以營利為目的或是向公眾分享內容的社群平台,同時,為了防止阻礙網路新創產業發展,該法規管制的對象為「在德國國內有2百萬名以上註冊用戶的平台」,如臉書、推特、YouTube,但臉書仍是目前全球活躍用戶數量最多的社群平台,因此這項法案也被稱為「臉書法」。   
4 W. g8 v8 K- ?8 s5.39.217.76
9 {' [2 B& T) y7 u) m; G+ H5.39.217.76德國開了第一槍,是否會造成國際的連鎖應效?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主任顧振豪認為,在民主體制下,以國家介入控管言論的情況僅是個案,不會變成通例。尤其是,「這項法案今年正式上路,已在德國國內引起侵害言論自由的爭論,可以預見不久之後,就可能出現相關的訴訟甚至釋憲。」   
5 I9 E: |! c5 q: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D7 h! M) k" b: L
從「阿拉伯之春」到「埃及革命」,接著在台灣迸發的「318運動」,社群網站快速的傳播、自由的空間,帶動了網路2.0革命的時代,開啟震盪新時代。但這樣的巨變使虛擬帝國快速崛起,但同時也在短短幾年,成為惡意與錯誤訊息的散播地。5.39.217.76( r& B* j( \, Y

/ C* f& L; X, h* c. k'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用演算法管理言論的爭議猶在,臉書最近又爆出更大的風波。
8 y3 @- V: D" c# I4 o' `' f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p0 O7 Y# @2 I$ U
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在深喉嚨的指控下,被《衛報》、《紐約時報》揭露該公司透過 Facebook 應用程式,蒐集了5千萬名使用者的個資,並用演算法分析用戶習慣,在美國總統大選與英國脫歐公投期間投放假新聞,影響投票結果。事件爆出後,該公司CEO尼克斯(Alexander Nix)已遭停職,英國國會更傳喚祖克柏作證說明公仔箱論壇  v, `! L5 }5 J3 q. a$ |" a0 D4 \

4 q& O; b6 h9 B' [  ltvb now,tvbnow,bttvb如今看來,已經不存在管或不管的選擇,而是怎麼管?管多少?誰有權力管?tvb now,tvbnow,bttvb/ a' o9 q- r$ ~

. q$ J4 J7 x2 s  P6 K' ]  H  ~" q. z2 h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