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電/今年香港財政預算案額外投放逾五百億元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比去年大增四倍,反映香港急需在全球創科競爭中發力追上,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要達到這目標,不能單靠公帑投入,但政府可創造一個有利環境,大量凝聚人才和吸引外國企業進駐香港。
; }7 O/ C( G. u$ m% g) M/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g, y& D9 E: I) ` @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深圳去年生產總值首度超越香港,不單是因為人口比香港多,主因是其創新科技經濟發展神速,全國居首,單是令本港股民如癡如醉的騰訊,市值就位居全球十大之列,尚未計及其他巨企如華為、華大基因、中興、大疆和股神巴菲特有份投資的比亞迪。至於與本港同屬外向小型經濟體的新加坡,則早已在本港視“high tech揩嘢”的年代,大力發展生物科技等高科技平台。
v7 g" s: m6 T; O; [) P公仔箱論壇
& ?$ {' O! v$ W/ Rtvb now,tvbnow,bttvb 環顧全球發展趨勢,靠人腦資源的創富成效,近年大幅跑贏靠天然資源的企業,最明顯是石油巨企等“舊經濟”市值,近年紛紛被亞馬遜、微軟、臉書、蘋果等“新經濟”企業超越。本港向來缺乏天然資源,但是勝在市民心靈手巧,創造經濟奇跡,創科經濟正符合本港靠“食腦”發達的條件,比起新加坡,本港還有中國因素的優勢。 5.39.217.763 X$ p% Z0 F6 u; e ?$ N; z4 x
, U) _. l1 z X& J1 l9 s) u5.39.217.76 善用中國因素定位發展 7 a( q: e" A* R0 k
5.39.217.760 P( h2 k: T7 v* C
本港在這方面得天獨厚,不只是因為內地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銳意發展創新科技來提高經濟質素的策略,還因為國家所定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香港善用創科機遇創造良好條件。
. H) V0 t& \& J, l+ I3 v$ G" @& z2 Z公仔箱論壇' U! G- H- y/ Z/ B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表示,本港一定要掌握內地的發展方向策略,同時就本身的優點和特色,尋求定位和發展方向,粵港澳大灣區內,深圳的創科企業、本港的大學科研、其他城市的工業生產能力,各有優勢,有很大的互補空間。 tvb now,tvbnow,bttvb- R' Z+ h% g! M! U2 G2 a
/ a' @3 x) u4 w% } 陳茂波在預算案演辭中,就列出本港要在創科路上突圍而出的四大優勢範圍,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香港交易所打算為創新和生物科技企業放寬上市條件,將為這類企業提供融資方便。
! u! y" O7 n8 l% e6 ]* N0 V# Q5.39.217.76 O+ s/ t8 g" j0 J( A% L
營造廣納人才資金環境
" h4 t- \" p# D0 N: r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c8 }/ O6 b/ ~0 e
本港金融業、城市網絡和數據庫發達,為發展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提供了良好基礎,至於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理工大學研究的機械臂,遠則探向火星、近則鑽進人體,進行採樣的醫療手術,至於生物科技,本港有良好的醫學研究傳統,要是能夠吸引外國巨企進駐,結合內地的人才及數據庫,有利把研究成果化成具體應用和商品。
/ x B: q0 \) B: p公仔箱論壇
6 j; R$ l( N. u; s1 q; v+ S- K& o公仔箱論壇 以製藥為例,內地有龐大市場,但是不容許病人樣本出境,要是跨國巨企研究能夠落戶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就可以充分利用本港和內地人才,以及內地豐富多樣的樣本和龐大數據推行研發工作,發展適合大中華地區病人所需的藥品。 tvb now,tvbnow,bttvb# o/ Y2 e6 m( p/ H: u a% E! [
tvb now,tvbnow,bttvb3 p9 ]* d6 n5 q2 c
推動本港科研,所需資金遠超預算案的五百億元投資。這筆資金主要用作創造一個適合科研的環境和平台,凝聚海內外人才,吸引海內外企業和科研機構落戶,投入更多資源去進行科研,做到“high tech撈嘢”,就能夠創造由市場推動科研的環境,產生科研經濟的良性循環,在不久將來形成帶動經濟前進的一股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