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前往花蓮勘災了,尤其是在震災發生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與攜帶救災裝備的陸軍六軍團五三工兵群官兵,一同搭乘專機前往救災,創專機搭載救難人員的首例,留下不少好評。只是這樣的勘災與救災模式,是否以後要比照辦理?如果不是,試問創這樣首例的意義在那裡呢?施政貴在永續經營,若只是即興式的施政作為,恐徒留為特定政治目服務的話柄而已。
; b4 t# S, B- k* y" n7 ~tvb now,tvbnow,bttvb. D& e+ K5 N9 T$ Q: g
這不代表“總統”不該去勘災,也不代表工兵部隊不該搭乘專機前往救災,關鍵在於這是否已經成為救災之新的標準作業流程(SOP)?而這樣的SOP對於日後的救災能否確實發揮減少傷亡的作用?若六軍團工兵群不搭乘專機,難道就沒有更快速抵達災變現場的方法了嗎?若此種方法可行,為何前幾任“總統”都沒有採行?莫非是蔡英文的智慧高人一等嗎? # X+ s2 a3 q6 Q9 ^! e
9 p {% q1 J3 N4 l! J% L3 q%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一連串的疑問,相信百姓心中自有一把尺,知道如何評斷!蔡英文不僅在震災發生數小時內,就抵達震災現場勘災,並且隔天二度前往花蓮勘災,還與災民共進晚餐。蔡英文此次赴花蓮勘災的過程似與過去堪災的態度大相逕庭,不得不令人懷疑這與年底的選舉有關,否則何需大異其趣?當然這絕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以其過去的標準來檢驗現今之作為必然會得到的結論。 tvb now,tvbnow,bttvb0 E0 w; L* V4 X$ [ Z$ `! T! r$ L
tvb now,tvbnow,bttvb, D+ R! {0 | [6 s' G! |. e
猶記2016年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地區,蔡英文只在社群媒體貼上時任“行政院長”的林全等赴台東勘災及國軍協助恢復善後照片,宣示“全力協助台東人重建家園”。至於蔡英文是否親往勘災,當時府方人士表示,風災剛結束,為讓地方政府及軍方專心災後復原,而非忙於接待,蔡英文不會馬上到災區探訪。更遑論事後前往災區象徵性勘災,即匆匆趕回台北參加友人父親的壽宴。 ' q' h, I: X E3 H2 _4 j/ h
% }% P5 q4 J6 r1 `2 [# E2 s0 y
2017年6月台灣由北到南遭遇暴雨襲擊,造成橋斷、樓淹、塔倒及百姓生命財產損失的重大災情,蔡英文第一時間卻還在跑自己的行程,後來才至“災害應變中心”了解災情。遭質疑為何未在第一時間前往勘災,還被“行政院”發言人回嗆表示:“不希望因為天災把事情無限上綱,不必什麼事情就說‘部長’、‘院長’、‘總統’沒有出來講話。”前後勘災態度差別之大,仿彿已經換政府了! 公仔箱論壇7 Z9 ?* A \9 d: v% Y: J/ Q
# y, ], y. h" A$ h. V& x# f5.39.217.76 若是當時要讓地方政府及軍方專心災後復原,所以不立即至災區勘災,是正確的施政作為,為何此次在震災第二天及第三天都前往花蓮堪災?難道就不擔心影響救災及災後復原了嗎?莫非是因為前兩次不立即堪災引發負評,所以此次痛改前非?然而現令的民進黨政府,在施政滿意度屢創新低情況下仍然一意孤行,更說明此次勘災態度大轉變,是為了達到特定政治目的,而非實質態度變化。 8 Q \$ [5 k# r2 r
tvb now,tvbnow,bttvb, Q5 n0 J. O f. J8 G% T/ [
更何況昔日前“總統”馬英九因為災區道路中斷,必須搭直升機前往災區堪災,被當時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批評:“要了解災情與災民需要就要坐車去,再困難的交通、花再多的時間都值得;所以,‘馬總統’應該要乘車,否則怎麼體會災民困苦。”試問現今的蔡英文為何要搭專機前往勘災,而不是按照當時的蔡英文所建議的,搭車前往災區勘災以了解災民困苦呢?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9 Z: m% \9 Z6 g: y! w( w8 K
5.39.217.76: Y5 _( `+ Z1 V+ G5 A# h: X
由此可見,坊間有評論指出,蔡英文此次勘災與過去態度差異甚大,應與年底選舉以及其與“行政院長”賴清德在2020年“總統”選舉的競合有關,恐非空穴來風,否則難以解釋為何前後勘災態度會有天壤之別。尤其是甘冒基於維安必須在勘災時暫停搜救半小時可能遭致負評之大不諱,若非有強烈的政治動機,豈會如此!蔡英文前後勘災態度的昨非今是,還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