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記者吳珮均報導
8 C+ q9 S E7 b, B* m7 r' }# e. A" T9 K* o
智慧型手機竟能有效治療憂鬱症!最近多款高規格智慧型新手機上市,且皆主打附有健身類或與行動裝置配對的應用程式,藉由記錄個人心跳、睡眠習慣、步數等,就能管理個人身體健。根據《世界精神醫學期刊》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的智慧型手機,不僅能改善情緒狀態,同時也提供憂鬱症患者安全且可及性高的治療選擇。
/ S; |3 ^5 s, K+ f; y9 y' Ptvb now,tvbnow,bttvb% o2 u; S+ ^$ e! {7 j
心理健康應用程式助降低憂鬱症狀7 m# Z6 n; W5 _, W, Y$ W
公仔箱論壇+ i1 o* y+ s" q
該研究由澳洲國家輔助醫學研究院、哈佛醫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及澳洲黑狗研究所共同主持,研究對象為3,414名18至59歲有精神疾病或相關症狀者,共檢驗了22種透過智慧型手機,提供的心理健康干預措施。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智慧型手機心理健康相關應用程式的組別憂鬱症狀顯著降低,且比將手機與其他人類、電腦合併治療方式效果好,而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式,治療效益相同,若是獨立的應用程式,則效果更佳。5.39.217.76/ i5 ?3 r* t! M- Y, c7 S3 D3 t/ `+ D
+ @' T. e9 M$ C: D' ^( j) c9 q應用程式或心理諮商治療 改善情緒憂鬱無差異' Z" D, t& d* Q0 J: V. |
5.39.217.76. u5 S& @* H8 w9 Z K1 t4 J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心理健康應用程式的設計與心理諮商相同,皆以不同的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因此無論是應用程式或心理諮商,對於改善憂鬱或焦慮症狀並無差異。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不同年齡、性別的人都能受惠於結合智慧型手機和生理回饋的應用程式,且因心理健康應用程式讓使用者便於操作,能夠每日記錄自我情緒、認知及行為變化。
7 U9 U f/ Z9 ^- o$ C公仔箱論壇
, t/ a1 J) @/ g) M: A公仔箱論壇另外,林家興教授提醒,智慧型手機心理相關應用程式因為能讓使用者獨自操作,得到自我控制感,所以對於輕度憂鬱症患者確實有幫助,但中度以上或情況複雜的憂鬱問題,應用程式無法全面取代藥物及心理治療,還是須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6 L- x2 N- Z2 r+ ~) Q* ~tvb now,tvbnow,bttvb1 j" G3 J, V9 H% {# g6 z, W) l% _
可行性高+負擔小 不便就近治療者也能換得照顧
1 }! ^0 d& a' x8 Y- |
: L& ~" Y0 n' G3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可以提供偏鄉居住、沒辦法就近醫療,或無法穩定進行醫療協助的患者,可行性高且負擔小的治療機會。同時,具匿名性,保有隱私,不必擔心被標籤化與自我管理的照顧途徑,對於有需要協助者,是一大福音。此外,葉雅馨主任也建議,精神相關的醫療人員未來可持續研發E化治療途徑,將有助對患者病情起伏時程的觀察及改善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