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总能获得智慧和灵感,赢得他人的尊重。虽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大了,肌肉不如以前那样有力了,但是随着人年龄的变老,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年轻人很快也会走上这条道路。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功夫高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能力最终是会日益受到局限的。年龄会影响你各方面的能力,影响你的行动和反应能力。可能最重要的是,年龄会影响人个性的发展,即便是优秀的武术家,从内心深处展现出一种平和的心态。
松涛馆空手道的创始人船越义珍曾经说过,有效的武术可以有益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就在船越先生90高龄即将离世的年龄,他还称赞空手道技术的普及性,他说:“空手道功夫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习练。”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对于习练空手道有不同的理解,对于空手道对于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影响理解不同。
了解教练的学艺历程
学习成年人的白带功夫课程的第一步就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在一起练习。孩子们在儿童功夫课上就学过翻滚、摔跤等基本技术。但是大多数功夫学校里没有适合于成年人学习功夫的课程。而参加白带课程学习的人则学习可以各年龄分段的课程,学习少年功夫课程、中年功夫课程,甚至学习年龄跨度更大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中有些知识是共性的。但是由于年龄不同,课程设置有跨度,不同年龄的人学习起来达到目标的途径则是各异的。
无论他们达到目标的途径差异有多大,都需要从学习教练的学艺历程开始,该对于学习个人防卫能力,坚定练功信心非常有效。了解一下教练的学艺历程就可以从中学到好多知识。
年轻人学习功夫课程时可以先从学习教练的学艺历程开始,这样他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历程,同时也下决心、下苦功夫学好即将要学习的功夫,最终成为功夫高手。年长一些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认识教多年的学艺历程对他们的启示,要认识到教练虽然也不再年轻,但是多年的功夫并没有白练,他内心的平静、身体的活力、行为举止的干脆有力,以及其所掌握技术对他身体变化的补偿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都向年龄大些的学员证明科学的练习,可以战胜由于年龄而带来的一些困难。
即便是教练的脸,也能给你启示,他的脸上能表现出年龄和阅历来。他脸上展示的那种平静、那份自信、那种历经沧桑的表情都告诉初学者,他也会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但是教练的学艺历程中到底曾发生过什么?学员今后的学艺历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教练走过的路对现在的学员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年龄的增加,是变得更容易了呢,还是变得更加艰难了呢?漫长的学艺历程中会不会让人产生厌倦呢,需要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呢?学艺过程中身体会有那些变化呢?随着自己功夫的提高,人的心理会发生那些变化呢?那些功夫年轻时可以用而年纪大了后就不再适用了呢?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年纪变大就没有什么好处吗?
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更容易
空手道大师肯波格斗术大师查克·莎力文在他68岁时仍然赢得了10级黑带的荣誉。虽然这并不是他刻意要赢得的荣誉,但是他依然坚持练习着那些高难度的、能够展示他功夫的技术动作。虽然莎力文已经获得了如此殊荣,而且他练功已有40多年,但是他的练功生涯似乎远未结束。年龄的增长并未能削减他练功的热情。
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教育课。曾经作过莎力文学生的武术教练约翰·巴奈特说:“我个人的练功历程实际上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我越来越喜欢自己所练的功夫了,虽然我现在已经人到中年,而我对自己对训练强度甚至比以前还要大,因为我从内心深处不再排斥它,所以练功反而越来越容易了。个人的成熟和时间的变迁更有助于我理解功法中的理念。即便是练功中有些时候需要身体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也不会觉得难以做到,因为我内心深处已发生了改变,所以对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似乎并不难达到要求。练习功夫可以使你超越普通老年人的能力。的确,这不是在夸大其词,而是你的确能够达到。”
年近60的功夫大师道格·麦可·卡鲁姆同意巴奈特的观点,他说:“随着我年龄的变老,我的练功历程反而越来越容易了。现在我同龄的武术家大多经历丰富。我们看过很多功法比赛,学过很多功夫,一起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能够将自己所看到、所学到的、所交流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的知识。”
身体的局限
常练不辍年近70的巴奈特身体依然充满活力,给大家提供了老年功夫大师是如何应对身体自然变化的第一手见解。他说:“随着生命的成熟,一个武术家也成熟了。我们会运用我们所学过的一切知识去调节自己。比如,如果我们由于年龄原因腿踢得不如以前那么高了,我们会设法寻找对方其他的更容易被我攻击的部位的。由于年龄原因,我们的身体会受到很多限制吗?不会的。我需要踢他的头部吗?大可不必。我可以设法先使对方弯下腰。我们的能力没有退化,这一点我们能够做到。只不过使用技巧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我们现在只是采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在做以前做过的事情而已。我们现在可以用其他方式。也许只是换一个角度去处理,或是换一个攻击部位而已。但是我们应用的还是原来的技击规则,能这样做正是由于多年练功打下的坚实基础使然。”
莎力文早年的指导为巴奈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莎力文曾花费很长时间学习肯叵格斗术,师从于肯叵格斗术的创始人爱德·帕克。莎力文总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技术获胜。他说:“以前我总是凭借速度取胜,现在我则会面对进攻先避让然后设法获胜。”麦可·卡鲁姆也承认说,他出手之前也会考虑到年龄原因而带来的身体因素,他说:“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我可以在心中告诉自己我24岁,但是我的身体提醒我我已经58岁了。我很清楚,年轻时可以凭借速度和力量取胜,但会使用的技巧有限。而现在,我的技术动作更加流畅,不需要刻意地依赖速度和力量了。”
将自己的成熟体现在街头实战中
街头遇到的打斗大多是由于遭受到意外的袭击(如抢夺、抢劫性袭击等),或是由于与某些不友好的人相遇,最后升级为一场打斗。无论遇到上述何种情形,年龄带给你的智慧能够帮助你尽可能防止打斗或尽快结束打斗。
麦可·卡鲁姆说:“由于年龄关系,我的耳朵不像年轻时那么灵敏了,所以我要借助于其他感官觉察街头的情形。我现在更多是借助于视觉审视自己深处的环境和情形。总之,现在我判断身处的情形已经上升到新的高度了,可以准确地分析自己周围的一切,判断各种潜在的危险。由于年龄原因,我已经很成熟,已经养成了敏锐的判断力。比如朝窗外望一眼,发现有3个年轻人坐在我的车上,我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咆哮着冲出去,冲着他们吼说‘我是黑带级高手,你们想干嘛?’向他们发出挑战。没准其中有个家伙会回嘴说 ‘好呀,来吧,我也是357级选手!’”
巴奈特多年来也养成了敏锐的辨别力,他说:“多年的练功经历使得我对于街头打斗的情形非常敏感,我能够准确预见各种潜在的危险情形,而且能够避免90%的危险发生。有时候采取与常人相反的方式就可以避开麻烦。比如前门有麻烦,我可以走后门。有些麻烦完全可以避开。”有时候前后门都被锁上了,而有几个坏小子正坐在你的车上,不满足于仅仅的骚扰。此时敏锐的判断力就能够帮助你寻求正确的方式采取行动,保护自己。
由于街头打斗不需要遵守任何的规则,所以对于卷入其中的老年人也不会有任何的保护性措施和规定,所以其中的残酷性是法律所无法预料的。街头的年轻人与老年人发生冲突时的情形就是一种经验与体力的决斗。由于年轻人精力、体力充沛,总想进行一场热闹的打斗,而老年人由于判断理智、睿智,一般都会采用简洁、有效的方式速战速决,尽快解决问题。有关街头打斗的观察和第一手知识都会进一步证实上述理论。
年老的街头打斗者常常会感到将对手的袭击向外推挡是一种很顺手舒适的防卫动作,一般不会像拳击手或一般街头混战一样与对手缠斗在一起,而且老年人会更多利用手的动作对付袭击者,而不是脚的踢击动作。人体易受攻击的部位常常是老年人出手攻击的重点部位,如肚子、下颌、咽喉等部位。为了节省体力,总是设法用尽量少的移动,总会采用快如闪电的手法突然制服对手。无论何时,老年人都会设法先避其锋芒,避开对手的袭击,避开不必要的纠缠和抓揪,设法不与对手缠斗在一起。
给年轻人的建议
巴奈特说:“我给刚开始训练的年轻人的建议非常简单:要循序渐进,不要着急。要想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必要的时间是不行的。很多年轻人刚来没几天就想练成电影中看到的能高踢、能腾空、能飞跃的本领。我告诉他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身体的机能,要清楚你在这里要学什么,这才是真正首先应学习的内容。我发现,年龄大点的人在学习之前总会事先分析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的行动以及对方的行动。年轻人在这方面就欠缺不少。”
麦可·卡鲁姆则建议年轻人要努力对自己开始的练功历程有一个现实、清楚的认识,他说:“我会很快让他们清楚他们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采用实践出真知的方式向他们正面这一点。比如我让他们站成某种姿势,并告诉他们我要出手拍他们的肩部或头侧,他们就必须出手阻挡我的攻击,当然,他们是挡不住我的攻击的。然后我就向他们解释说,在训练的时候他们可以知道我会怎样攻击他们,要攻击他们什么部位,什么时候攻击,但他们却毫无办法阻止我。而在街头打斗中,所有这一切都是未知的,那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呢?这可是他们真正要特别注意和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认识到如果他们要学真功夫,就必须认真地好好学、好好练才行。”
给老年人的启示
船越先生说空手道适合于老少人员练习的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认为年轻人只要能够经受身体训练的艰苦考验,从精神上就能够适应练功的要求。当身体和精神均能够适应练功的要求,就一定能够学好功夫。
虽然麦可·卡鲁姆有20多年的练功史,但是他是在38岁以后才开始学艺练功的。他的亲身经历可以给大龄学员很多启示和激励。麦可·卡鲁姆说:“我38岁的时候,才开始从基本功开始一招一式地学习。我们训练的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将地面清理得一尘不染,把训练馆的每一面镜子、每一个角落都清理的干干净净。我的成熟感让我明白这些要求对于我们得重要性。年龄大点的学员虽然没有年轻人的灵巧身体,但是他们有年轻人缺乏的智慧和理解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功夫时的各种要求和技术动作的实质。”
巴奈特年轻时也曾有过浮躁的认识,可是莎力文却没有。巴奈特回忆说“有一次我与莎力文先生较技,我认为自己年轻力壮,速度又快,一定能将莎力文先生摔倒在地,可是我只追求快速有力,结果没有掌握技术动作的实质,还是被莎力文先生摔倒在地了。当时我认为五年以后我应该能够将他摔倒,但是事实上,五年以后的有一次切磋技艺,虽然以为有机会获胜,结果却发现两人同时倒地后,莎力文先生却坐在我身上。原来,就在倒地的一瞬间,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五年的精心练习仍然未能战胜莎力文先生的经验和智慧。当时,莎力文先生立刻停下来,让所有的学员都集中在一起,向大家演示刚才是如何战胜我的,向大家演示他多年都没用使用的技巧。但是当他在千钧一发之时却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一技术。就在那一天,我曾反复练习老师交给我的这一技术。”
性格的优势
毫无疑问,很多青年武术家都有鲜明的个性。但是这并不是年轻人的优势。
就像年轻人完成高踢腿和长时间猛力攻击比较容易一样,对于年长而又阅历丰富的人来说,回顾历程,所学所见的精力全都凝练成了智慧。年长者知识较为渊博,成为他们取之不竭的源泉。
麦可·卡鲁姆进一步解释说:“生活中我总是保持低调,对于自己的技能总是不过分张扬。我认为谦虚源自于勤学苦练。成熟是我和其他武术家都非常看重的素质。这种素质是我多次获胜的重要素质。随年龄的增加而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个练功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还说:“很久以前,老师教学生时常常不会倾囊而授,常常怕学生比自己优秀。但是我真心希望我的学生能比我优秀,我要把我所有的本领悉数穿给我的学生。”
莎力文和帕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形成麦可·卡鲁姆优秀性格的重要因素。巴奈特说:“我希望我的老师能够一切都好,我也希望自己能够能像老师一样坚持练功到70多岁,将我的知识和技能统统传授给我的学生们。”
随着这些大师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实践技能和知识都得到了自然的升华,但是教练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恰恰是学生的宝贵财富,无论他们的年龄有多大。教练多年的积累和丰富的经历正是学生无价的财富。
图示:
老武术家(图中居右者)面对一个欲袭击他的年轻人(图1),这个年轻人试图摆拳横击老人,老人向后撤身同时出手阻击对方的袭击(图2),紧接着他侧身抬腿猛踢袭击者的膝部(图3)。
面对袭击者,青年武术家(图中居右穿黑色上衣着)相对站立(图4),袭击者近身上前挥拳横击而来,防卫者在出左掌阻击对方来袭手臂的同时出右掌上击袭击者的下颌(图5)。然后防卫者趁势向前近身抬右膝顶击对方的裆部(图6)。
老武术家(图中居左者)面对一个持刀袭击者(图7),防卫者在袭击者向前近身出刀时从外侧靠近袭击者,出右手紧抓袭击者持刀之手腕(图8),紧接着防卫者挥左掌砍击对方的咽喉部位(图9)。
当面对同样方式的持刀袭击(图10),青年武术家(图中居左上身穿黑衣者)向袭击者内侧迈步近身用左手向外侧横推对方持刀之手(图11),紧接着,防卫者用右肘横击对方左侧面颊(图12),接着又回肘用右小臂横击袭击者咽喉部位(图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