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處處亮點,台灣一如往昔對中美領導人會晤小心翼翼。以目前情勢,台灣對“習特會”顯然有三大盲點,守著昔日的美中台架構,忽略了大局勢的快速變化。 5.39.217.76; W" Q' ^5 Y# {2 H
公仔箱論壇0 z1 Y0 R' |5 q1 A- [& q4 i
第一大盲點是,台灣高估自己在美中關係的重要性。特朗普這次浩浩蕩蕩帶著大批企業家訪華,在北京簽署了高達2500億美金的經貿大單,收穫滿滿;在朝鮮與南海等議題也獲得建設性成果。習近平9日在共同記者會指出,“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特朗普則表示,兩國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有更好的機會加強雙邊關係。習特會後的共同記者會完全沒提到台灣。 5 H4 Z R5 \. P$ L# E6 D
公仔箱論壇8 { ^ ]/ ]4 x' O3 m% i
台灣對美中台關係還停留在冷戰思維,認為美中是對立、衝突的。自認台灣是美國第一島鏈不可缺少的要角、美國可用台灣制衡中國。台灣在西太平洋的戰略位置無庸置疑,美中也持續高度競爭。在拉攏台灣的前提下,美國聯邦參議院9月通過“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FY2018 NDAA)推動美台軍艦互訪停靠,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10月也通過“台灣旅行法”草案,解除美台高層互訪禁令。然而,美台關係已非美國說了算,台灣在第一島鏈的位置重要,並不代表美國能隨意讓軍艦在台停泊,把台灣當成美軍基地,甚而是美國國土的延伸。
% P! W, z* B% Z3 v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d5 [1 G9 k4 S. [8 L4 X5.39.217.76 從這次的“習特會”觀察,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認為台灣愈鬧事,愈有利於美國與中國喊價,從中獲得利益的時代已過去了。以現在的中國國力、中美關係,台灣已沒什麼籌碼功能。美國也了解這點,軍售台灣的商業考量大於戰略意義,尤其是商人背景的特朗普上任後,美中與美台關係偏向是維持在以美國商業利益優先的架構下。台灣過去那種取得好一點出訪過境待遇就沾沾自喜,自認為台美關係提升的心態都是空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