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0月3日電/美國拉斯維加斯露天音樂節10月1日晚發生惡性槍擊事件,64歲的內華達州麥斯奎特人史蒂芬·帕多克從一賭場酒店32層向露天音樂節場內的觀眾掃射,截至北京時間2日21時,至少造成50人死亡,400餘人受傷。目前凶手已經死亡,警方正在尋找凶手62歲的女友。警方的初步分析認為此次槍擊案“與恐怖主義沒有聯繫”。
# h5 t% V Y5 B' N. r" D公仔箱論壇& u* ]# ?6 c1 J; g% g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這次襲擊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去年奧蘭多槍擊案的死亡人數,雖然目前被認為與恐怖主義無關,但它作為美國史上“最血腥的”槍擊案,引起的震動也十分強烈。
3 b7 i6 ]/ x# [4 D. ^( m9 G5.39.217.76
4 a6 {1 @0 O. A& N- o) N 反覆發生的惡性槍擊案暴露了美國社會治理的嚴重漏洞,每次槍擊案都一時轟動,過後不了了之,美國社會總體上對解決這一嚴重問題沒有作為,往往是輿論叫喚幾聲,政治人物發幾句譴責,又得過且過了。
# ~( O1 t! D* E, P* @9 ?/ D$ l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W) K) W' @( J) D/ M. V5.39.217.76 控槍在美國永遠處於爭論狀態,實現控槍看上去遙遙無期。 tvb now,tvbnow,bttvb" [1 K6 N+ v5 S' ^
5.39.217.769 }0 i: H5 e! c$ H
如果進行對比,美國槍擊案發生的頻率和死亡人數都超過歐洲的恐襲,但是美國整體上“寧願事情就這樣了”的態度實在令人驚奇。原因當然不是美國老百姓對此無所謂,而是美國的政治體制形成不了控槍所需的強大改革力。反對控槍的主張背後是強大利益集團和美國社會對槍支傳統認識的慣性,在美國控槍的難度大體相當於在俄羅斯搞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