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國際] 切爾諾貝爾核災廢墟遊的思考

1986年4月26日,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爾(Chernobyl)核反應堆發生大爆炸,是目前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意外。日前,筆者進入切爾諾貝爾,那裏理論上依然是禁區,行程亦充滿反思。
6 c3 V9 w5 I9 Z+ q4 U2 G8 L3 S公仔箱論壇
6 G  D3 n- x0 f: D2 E5 i7 }4 Z公仔箱論壇核災主因仍有爭議tvb now,tvbnow,bttvb9 w" X3 x- d7 d5 y, a% n*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2 \( w( I) S! p
究竟災禍從何出現?儘管後人對細節爭論不休,但大體上「核反應堆設計缺陷」與「技術人員操作失誤」是公認的主因。事故後數月,蘇聯招募了數萬名「志願者」進入高輻射地區,協助滅火及清理核廢料,然後在爆炸的第四號反應堆上方建築「石棺」,前後多達60萬「志願者」參與其中;他們都獲授予榮譽勳章,可惜好些人都感染輻射而死。烏克蘭獨立後,由於舊有科技的不足,一座新「石棺」又被興建來覆蓋舊「石棺」,這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可移動建築。工程幾經延誤,終於在去年災難30周年完成。5.39.217.76+ x; X1 n& o9 F/ e8 n6 N1 F* C+ L. b; P

8 h3 A! \% ^7 Y' o2 p, |  \, ^tvb now,tvbnow,bttvb在烏克蘭人眼中,蘇聯領導層對這宗慘劇要負全責,因為蘇共對救災反應遲緩,延誤了疏散群眾的最佳時機,也導致核污染大幅擴散。由於小規模爆炸也曾出現過,蘇共一度低估了嚴重性;加上當時處於五一勞動節前夕,政府擔心若告知民眾真相,會引發恐慌,核電站所在的地區居然於爆炸後還舉行五一勞動節慶典。烏克蘭共黨第一書記謝爾貝茨基(Volodymyr Shcherbytsky)被認為是隱瞞事故規模的主要負責人,他於1990年因肺炎去世,但有指他是負疚自殺。
! F, \6 t6 q. X5 O' {; T& e5 J  `1 h公仔箱論壇
7 C; U( q6 |$ j3 M+ S5 T+ etvb now,tvbnow,bttvb對上述烏克蘭版本的官方歷史,俄羅斯則不以為然。今天俄羅斯紀念切爾諾貝爾事故時,多強調當年蘇聯在救災過程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志願者」的貢獻,強調他們是俄羅斯民族英雄,也是無私救助烏克蘭人的「恩人」,烏克蘭理應心存感激。5.39.217.76( l# n" h& v; s

7 e: \& c2 t3 R' {tvb now,tvbnow,bttvb旅遊收益全歸中央公仔箱論壇) d2 _' @3 L; [* a

8 f, u2 w2 R; l% V& V另方面,慘劇令蘇聯付出大量中央資源救災,也備受西方媒體批評、被迫加速開放改革,俄羅斯人認為是蘇聯解體的催化劑,因而對烏克蘭人「配合西方借核災推垮蘇聯」的心情更為複雜。至於為何要在烏克蘭興建核電廠,它與冷戰軍備競賽的關係,以及蘇聯同時在切爾諾貝爾設立秘密軍事基地原因等,因為戰略布局影響至今,在雙方史觀,則相對被輕輕帶過。
' s; c) j/ N0 U' q公仔箱論壇2 ^- Q+ A8 m0 E& `
切爾諾貝爾所在地區的核輻射水平已經極大幅度下降,因此當地旅遊機構也推出了「廢墟旅遊」、「暗黑之旅」(dark tourism),儘管名義上所有遊客都不是「遊客」,只是作為「切爾諾貝爾之友」的一群「探訪者」。假如當地真正安全,而旅遊業的收入能援助災民,行程有充足的背景資料啟發思考,則無疑很有價值。
: I/ C" \2 a% d0 H. h0 [1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Z! U8 s% e' {( D
問題是烏克蘭當局的做法卻很容易令人感到不自在。首先,今天的烏克蘭貪污極嚴重,遠超蘇聯時代不在話下,會不會為了經濟收入而隱瞞已知風險,誰也說不準。災區遊的一切收入都是收歸中央,而不是放回災區或災民,那些走回去住在切爾諾貝爾的老災民都要自力更生,跟旅遊業收入毫不相干,這做法亦跟國際慣例很不同。至於行程,難免標榜歷奇,例如故意放下道具布公仔,在荒廢的幼稚園供拍攝,則令人哭笑不得。
% G4 |, N8 O5 m5 y) N
* a0 d; j' W8 u) Z& f據說烏克蘭人本身態度同樣可議,例如有年輕人專門到災區拍攝「蘇聯廢墟婚紗照」,或開野外狂歡派對,對幸存者而言,都有欠尊重的消費災難。舉一反三,今天烏克蘭政府的管治能力和風格,也就可想而知。但假如做足功課,切爾諾貝爾依然是一個考察寶庫,除核災本身,保全完好的蘇聯村莊,也充滿研究題材。觀點與角度,全在一念之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