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酒樓飲茶食點心、去街巿買生果,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活動,對認知障礙症長者而言,有時連「嗌點心」、「埋單找數」步驟亦變得陌生,影響信心和社交。有長者日間中心設置酒樓及生果檔模擬場景,讓長者扮演茶客或顧客,寓訓練於玩樂,在與其他「茶客」和職員扮演的「伙記」及「檔販」互動過程中,增加長者專注力,亦鞏固現有的認知及自理能力。有長者甚至學懂笑對消失的記憶,「婆婆冇記性,玩過幾多次唔記得啦!」
6 t6 a. F/ o" @( x# K g& n2 }tvb now,tvbnow,bttvb
9 ~0 @$ G2 P, Q一向以來,為認知障礙長者而設的延緩腦退化訓練,主要是玩紙牌類活動,訓練數字等記憶,長者對新事物常有抗拒,喜歡懷舊事物。東華三院北角長者日間中心去年底斥資數十萬港元,在百多平方呎活動室增設模擬場景設備,隨時變裝成街市或茶樓。86歲英平婆婆和84歲少玲婆婆這天逛街市買生果,除要分辨真假生果,更要動手挑選及付款找贖。
' M8 A8 }4 W, Q$ V; V$ S z5.39.217.76* R! [* J2 ^3 h0 o2 F7 A- A
面對扮演生果檔販的職員落力游說,英平婆婆甩手擰頭拒食膠製車厘子,過程妙問妙答甚為逗趣,「呢啲未得㗎,係膠嘅,你唔好呃阿婆先得㗎!」患早期認知障礙的少玲亦表現精靈,分享選生果的秘訣:「橙要皮薄墜手,菠蘿就要大釘」,她坦言記性每況愈下,「轉個頭唔知自己嚟做乜」,可幸日常生活多由自己處理,令退化速度減慢。公仔箱論壇- Z! I* y* i8 [% }0 z
公仔箱論壇' k, m8 W3 U4 ^) Z5 i; v! R3 h* N
在模擬飲茶場景中,職員引導長者用味覺及嗅到等分辨茶葉及點心,有長者更反諷職員「着咗件衫似模似樣喎(伙記)」,惹來哄堂大笑。社工李卓穎指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日常事務多由家人代勞,反而令他們喪失應有的能力,「過往佢哋要買餸煮飯,照顧屋企,但慢慢連嗌點心找贖都陌生」,所以中心希望透過模擬實境訓練,令他們減緩退化速度、建立自信,提高在社區生活的自理能力。而這種具親切感的生活化訓練,更令他們回憶起昔日人物和事物,長者間談笑溝通也改善了情緒問題。' B. m X* E0 s( ]
! Q+ q; [2 B* a3 \
有關構思是源於荷蘭的認知障礙長者村,村落仿照小社區而建,有超市和餐廳等。李卓穎指出,日間中心的模擬場景訓練近乎一對一,但因資金人手所限,難以大規模推行,除非政府提供援助。她指訓練試行半年暫未能評估成效,但看到參與的長者開心交流,情緒好轉,以及喜歡到中心。法律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