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肝移植事件再度引起社會關注器官捐贈,撇除手術風險,相信不少人都有疑問:是否所有器官移植都是那麼刻不容緩?器官衰竭一旦到末期階段,就只有進行器官移植手術保命嗎?- B9 C# v$ w. A
" n( B- z8 b6 D* s6 \& R: H( \以末期腎病來說,當腎功能不足以令病人將體內的廢物和多餘水份有效排出,便要選擇腎臟替代治療以維持生命,當中包括血液透析(俗稱洗血)、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及腎臟移植。跟其他末期階段的器官疾病不同,在找到合適腎臟前,病人仍可透過透析治療來維持一定的腎功能,暫緩換腎的迫切性。& L( X! }1 U4 g
5.39.217.76& }" Q- k4 \( A1 D t) M& S
既然透析治療可維持腎功能,那麼做替代治療會否比腎臟移植佳?沒錯,透析治療是末期腎病的治療方案之一,但長遠來看,換腎後的病人除定期檢查和服藥外,與一般人無異,亦不用每天洗腎,生活質素及存活率亦較高,因此腎臟移植仍屬最理想的治療方法,透析治療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
; ~6 f! P m* }9 p: ?- G5.39.217.765.39.217.769 p- C2 h M# D7 x+ l$ @: v- ~
然而,手術有一定風險,不是所有病人也適合進行腎臟移植手術。若病人接受透析治療後身體沒其他嚴重疾病或併發症,才可考慮接受腎臟移植手術。腎臟移植手術可分為近親活體移植及屍腎移植2種,前者對病人較好,後者始終要摘取腎臟後需等候遺傳因子配對結果及須按病人輪候名冊才能施手術,腎臟功能未如活體般理想。現時本港約20%的腎臟移植手術是來自近親的活體腎臟,近親需接受一系列身體檢查、血液及遺傳因子配對,吻合才可進行移植,而捐腎者於捐腎後2至6星期便可復元。5.39.217.763 m! k" _6 p" G# a" M
5 ?2 a2 ?4 ]( ^6 K: Q4 l4 ]5 F5.39.217.76病人換腎後,首6個月是「復元黃金期」。因擔心腎臟於術後產生排斥反應,病人須服用多劑量抗排斥藥物,其抵抗力亦因而下降,故病人需「半隔離」自己以免受感染;同時必須準時服藥,因自行停藥有機會令腎臟短時間內急速壞死。若控制得宜,便可逐步減低藥物劑量,新腎臟亦可長達10至20年以上壽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