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聽到慢性腎病,不少人都聯想到「洗腎」和糖尿腎病,但近年愈來愈多病人不期然問:「我沒糖尿病,且血壓和膽固醇都屬正常水平,平日身體又沒大礙,為何會患上慢性腎病?」5.39.217.764 X# d8 y5 a% I9 b- s/ P @
1 y5 ~3 N; N( Z' {
的確,大部分腎病患者都同時患有糖尿病,但就算沒有糖尿病這高危因素,肥胖本身已經會減弱腎臟功能,他們患上慢性腎病機會比一般人高一倍。公仔箱論壇/ }- d0 {* H8 B8 \; K
) N1 m; X! [) b5.39.217.76早前世界腎臟日發表研究,指出全球約有6億人屬肥胖,而四分一的慢性腎病病人都是肥胖的,可見肥胖與慢性腎病息息相關。可是,不少明明極纖瘦的女士們都經常說自己肥胖,那麼如何界定肥胖?醫學上,會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計算是否屬於肥胖的指標工具。若亞洲人的BMI值超過25的話,便屬於肥胖,其罹患慢性腎病及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亦隨之增加。! a, l1 k b0 J6 T9 |
: ?4 s# L2 Y! X3 @% q肥胖會引致腎臟的血行動力學改變,不但增加腎臟血流和過濾,更會加重腎小球負擔,導致腎小球纖維化,直接破壞腎臟功能。此外,肥胖亦會影響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RASS),它是一個激素系統,主要控制血管的張力、腎臟血流量和腎臟對鈉的吸收等。肥胖會令RAAS活化,使腎臟增加對鈉和水份的吸收,同時令血管收縮,加重腎臟負荷和產生蛋白尿,加速腎臟結構及功能惡化。因此,正視肥胖問題能有助預防慢性腎病。
8 p$ L' K& X% h0 r/ e
' \9 A+ t Q) L, ^, E解決肥胖,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就是減肥!不過本港深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加上都市人工作忙碌,隨處可見的快餐店不僅是饞嘴誘惑,更是方便快捷的果腹之選,控制飲食似非易事。
" f+ Z- ^; B9 G公仔箱論壇 c, a" R% f8 U5 I+ u; M8 |/ I3 `
面對控制不了飲食而肥胖問題十分嚴重的病人,我們或會考慮進行腹腔鏡縮胃繞道手術(又稱縮胃手術),以助病人減少食量,不過最理想還是病人自己努力控制飲食,維持少鹽少糖的健康飲食,以及多做運動,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