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陳老伯,有抽菸、高血脂病史,從多年前偶發下肢疼痛且日益嚴重,走不到50公尺就得停下來休息,原以為只是肌肉受傷不適,貼許多痠痛貼布均未見改善,近日因下肢冰冷、疼痛到無法行走至急診就醫,由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侯紹敏主任收治,發現足背動脈沒脈搏搏動,確診是下肢動脈栓塞。經心臟外科團隊進行血栓清除術,心臟內科接續經皮動脈血管成形術,讓病人免於開刀房及心導管室往返,也降低因肌肉缺血壞死導致的截肢風險。5.39.217.760 f* ]7 ^; l- s! ^* e+ \5 w/ Z7 M
8 v, q; K$ b! S- e; e公仔箱論壇典型周邊血管疾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U8 @& ?) H( k7 Z( W" m/ `
以上案例為臨床上常見的典型周邊血管疾病,主要為粥狀動脈硬化常造成下肢股動脈(大腿處的血管)、膕動脈(小腿處的血管)等部位因血管狹窄阻塞,導致血流不足的疾病。
0 d5 X+ s( F5 M1 G4 Wtvb now,tvbnow,bttvb
: ]& y0 A4 u2 p+ S( S6 j5%病人5年內恐面臨截肢命運
2 h9 m" u: v. x5 i$ C公仔箱論壇侯紹敏主任指出,下肢動脈栓塞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癮君子、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病人,約有1/3的患者會以間歇性跛行症狀表現,即是走路時兩腳或一腳會痛,大部分影響的部位為小腿肚附近,病人無法持續走遠路,休息後疼痛會緩解;不過隨著時間增長,疼痛症狀會加劇,約5~10%的病人會因血管阻塞越來越嚴重,休息時也無法緩解疼痛症狀,甚至在足部出現潰瘍、壞死的情形,更嚴重時,甚至有5%的病人在5年內必須面臨截肢的命運。
' s: }' p {# e- N ^" `4 H3 H- W5.39.217.765.39.217.76+ ~; o% M, N* T5 M& K
治療從改善危險因子著手6 S+ H, \. R* w( W( f, u& v
侯紹敏主任表示,治療方面可先從改善危險因子著手,因此戒菸、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才能阻斷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惡化。藥物方面則可透過抗血小板抗凝血類藥物預防周邊動脈阻塞合併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血流改善劑藥物改善阻塞部位缺血情況,以改善間歇性跛行症狀。
- _0 p2 \( Z! i/ Y% k2 x5.39.217.76
/ v# }6 c0 a2 n3 L! |%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治療成功率高、成效佳0 C& c) U2 T7 P
若阻塞嚴重或藥物治療無效時,動脈阻塞長度較短者,則可進行經皮動脈血管成形術,利用氣球擴張和血管支架置放技術,將阻塞血管打通,手術成功率約95%;動脈阻塞長度較長者且接近關節處,則應優先考慮外科血管繞道手術,即是利用靜脈血管或人工血管來取代阻塞動脈血管的功能,以改善周邊組織缺血的情形,手術成功率可達97%。術後症狀和生活品質常可獲明顯改善。
& [0 i/ J H% a R& c公仔箱論壇
! C! d) p; U+ |9 r# M5 G$ z, Wtvb now,tvbnow,bttvb平時可運動、溫水泡腳來舒緩症狀公仔箱論壇3 s) P9 @; x ?! I. U. v$ \
檢查之後若是輕微的症狀,很多人會問可做些什麼來加以改善?侯紹敏主任建議,多活動、運動對肢體循環改善是有幫助的;此外要注意保暖,用溫水泡腳(大約攝氏四十幾度可接受的溫度)是很不錯的舒緩方法,但不建議泡湯或洗三溫暖,因為會使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身體耗氧量、心跳加快,恐負擔過大、增加大動脈剝離的急性危機。
/ `% [# k; F7 m% [7 \1 u. |公仔箱論壇
1 p6 l/ u y( U5.39.217.76小腿疼痛、腫大、冰冷 應即刻就醫tvb now,tvbnow,bttvb* j7 k) C# u+ a1 [, P, a
最後侯紹敏主任呼籲,民眾若發現自己小腿疼痛、腫大或有冰冷情形,應即刻就醫診斷,診斷上可藉由下肢對上肢動脈收縮壓比(ABI)、動脈血管超音波、動脈血管造影術及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血管造影術等檢測周邊動脈阻塞的位置、範圍及程度,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千萬勿於自家中反覆亂貼痠痛藥布或熱敷治療,以免延誤就醫時間,造成無法挽回的截肢命運。
' S) S, N" `% F8 o( m ? {3 r9 a+ ~* i3 k; ]- h
5.39.217.76+ `2 o" D2 C' S a* P( s
5.39.217.762 ^* _ h6 G1 }
- [, |% K# X. A" s0 x* b
9 ^& p* [/ V6 W6 F; q& @0 O5 `5 ~7 _4 j p" w/ Q: y
2 |- S7 x7 H0 o5 B4 S
健康/記者張玉櫻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