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淪流水帳 新舊財爺皆刻薄
- m% r1 s: `. h* e! g I7 Z, s5.39.217.76
$ F4 D+ u% L$ n, ?1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個政府是否有為,看其理財態度便一清二楚。港府財政盈餘及財政儲備達到天文數字,理應大手大腳有所作為,無奈人們看見的是,即使換了新財政司司長,守財奴作風依舊不變。「應使則使」、「量入為出」與其說是理財原則,不如說是無所作為的遮羞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 U' ~* K) a; x+ U# V! ]1 J
, x$ t6 m4 g h9 ]7 Y+ \陳茂波走馬上任成為新財爺,外界本來對他有一定期望,可惜很快就變成失望。一如既往,低估收入,高估開支,已成為近年財政預算案的最大特色,今年也不例外。一方面,庫房水浸,盈餘比原先估算多了七倍至九百多億元;另一方面,財政儲備再創新高,接近萬億元之巨。可惜當局不僅沒有大手筆發展經濟,就連派糖措施也是新瓶舊酒,甚至整體派糖金額比往年還少了三十多億元。「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受訪者一面倒怒批預算案無與市民分享經濟成果,無心解決社會問題,無顧及基層民生,足證民怨之大。公仔箱論壇5 k0 F6 [9 K- r
公仔箱論壇( N7 r$ H) N( ^' r8 }
市民的批評並非無的放矢。陳茂波口口聲聲預算案做到紓解民困,實情是紓困措施全屬小恩小惠,中產和基層固然受惠輕微,「N無人士」甚至毫無得着,連甜一甜嘴巴的份兒也沒有,其保守理財作風跟前任財爺如出一轍,被譏為「曾俊華2.0」簡直是咎由自取。事實上,港府這麼多年來用於派糖的金額少說也有三千億元,然而基層生活有變好了嗎?貧富懸殊有改善了嗎?向上流的通道有增加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庫房年年水浸,基層市民年年「水浸眼眉」,周而復始,沒完沒了,說明的是港府無能。5.39.217.768 D# j( h; J9 S
3 J }7 V* }; |( r, F# A
最不堪的是,官員有權用盡,吃相難看,例如陳茂波花費大筆公帑為僅入住四個月的財政司官邸大事裝修,眉頭不皺一下,因為這是「應使則使」;相反,社會要求推行全民退保,要求長者生活津貼不要諸多設限,則是看法不全面,會引致「結構性財赤」。當局大方自己,刻薄別人,不是嫌貧愛富是甚麼?不是涼薄寡恩是甚麼?上溢而下漏,官富而民窮,民怨沸騰,社會撕裂,也就不足為奇。
0 a0 Z% ?7 K" ?5.39.217.76
+ `. {+ G7 Q; `6 @( s如果說,陳茂波作為「看守財爺」,接手財政預算案的時間十分有限,理財傾向保守是迫於無奈,那麼,當了近十年財政司司長的曾俊華善財難捨,斤斤計較,則肯定是本港經濟發展毫無寸進、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主因。港府坐擁金山銀山,是世上有數的富裕政府,如能好好運用優勢,民生問題便不難迎刃而解,推動產業轉型便不難水到渠成,但當財政預算變成失算,當估錯數成為常態,政府做事自然縛手縛腳,經濟「做大做闊」自然無從談起。大部分受訪者批評曾俊華能力不足,胡混度日,可謂一語中的。8 S" h( \- C/ n8 C
5.39.217.76' t! u2 q7 y1 A+ b( H$ ^& N
回歸以來,香港經濟原地踏步,社會資源分配失衡,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當局理財因循守舊的必然結果。事實證明,新舊財爺都是一路貨色,不管下屆政府誰當特首,只要守財奴本色不變,香港也是注定無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