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Kevin,一直過得很不如意:他在太太名下的公司工作,但由於做事集中力差, 負責的項目經常錯漏百出,太太只好叫其他同事幫忙「執手尾」;漸漸地,Kevin即使仍可繼續在外見客招攬生意,但往後所有後續的工作,他都無力勝任,而其他同事也不敢將重要的工序交給他,Kevin成為「無事忙」,每天準時下班,獨自回家遛狗,朋友不多,無人傾訴,多年來一直酗酒,令夫妻關係更添隔膜。7 A0 r9 Y) h) j- O7 y, p. Q N
' L! @2 B2 H" x7 y, Btvb now,tvbnow,bttvb早前,Kevin在太太的鼓勵下,向精神科醫生求診。醫生細聽其多年來的鬱結後,再請他憶述一下年少時代的生活片段︰原來,他早年在美國讀書成長,曾因上課不集中、性格「無時停」而被確診患上ADHD(過度活躍與專注力失調症),更曾因私自駕駛電單車超速發生意外而導致受傷,自那時起,已被校方標籤為壞分子,不如意的生活自那時起已經開始。
0 O+ X9 C$ q' }/ w+ g! ktvb now,tvbnow,bttvb. {1 V1 F7 R! l9 S+ V, ]
醫生解釋,ADHD患者因腦部的多巴胺水平不足,會自行透過所謂的「多巴胺回饋機制」,即沉迷於一些刺激性的活動,例如開快車、賭博、酗酒、濫藥等,從即時的快感中,讓腦部分泌的多巴胺彌補自身不足。
0 l% _) R: W4 f! Y7 q; q# ^1 b5.39.217.76
$ x, ]* x2 a1 G8 I D# s公仔箱論壇這也解釋了Kevin本身的情況︰因ADHD病情影響,令他做事難以持續集中專注;腦內的多巴胺水平不足,讓他需透過開快車、酗酒等尋求快感。醫生為他處方中央神經刺激劑, 針對性地改善病情與上述的發病機制。數個月後再覆診時,Kevin生動地形容了自己的情況︰「有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過往好像大近視般對周遭的工作難以集中處理,現在接受治療後,像配上適合度數的眼鏡,看清楚自己的不足。」
( V+ M2 [6 H% c; \, v5 r- |7 q& ]+ |" k4 ~7 U' J
現時,Kevin仍在太太的公司工作,但過往只能見客招攬生意的他,現時已可逐漸主理整個生意項目,他在醫生的安排下,接受集中力與專注力訓練,加上太太、家人及同事的協助,逐漸重拾生活正軌,也慢慢擺脫過往依賴酒精及開快車尋求快感的壞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