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教育問題( w8 a7 |8 `5 h; V
5.39.217.76, g% [4 Y- I% i8 r; Q5 t7 {8 n
香港今天的問題是,精英掌控政策的決定權,卻不受政策影響,受政策糊弄與犧牲的主要是平民百姓。以教育為例,在所謂教育改革與曾蔭權的媚洋崇洋政策下,香港成二元制。: _4 B" h7 k% g5 _
0 i4 c& G. @3 z$ N9 i% X+ M/ S' g. c
一是政府用不同手段資助主要為精英子女而設的國際學校,目前只是中小學和幼稚園,在引進外國大學分校之後,便是一條龍的外國體制。另一是政府管理的本地教育體制,由幼稚園到小學、中學讓教育局控制,大學則由政府的資助委員會控制。相對國際另一元的體系,本地體制表面上搞改革,與國際看齊,實際上是關門改革,以外國經驗為名,卻把一切變成數量管理的極端化,效果是讓廣大的學子成為搞教育測試的所謂專家學者的白老鼠,滿足他們的求名求利,也滿足教育部門官僚的阿茂整餅,其中沒有教育效果的考慮,沒有學生的因素和社會教育發展的長遠利益。' Q( Y( y1 L" y$ M6 ^3 h3 T
1 X1 P# |+ X( f+ ]TSA一類測試的目的是甚麼呢?一是作比較,比較誰比誰更有表現,但比較是為甚麼呢?而更重要的是,測試的標準和原則假設是否可信、是否有用?但為甚麼只讓少數專門搞測試、對測試有既得利益的專家來決定TSA應否推行和應該有怎樣的內容?這屬典型的偽科學,以科學之名卻不尊重科學的開放性質,更忽視人的因素。tvb now,tvbnow,bttvb1 f9 K4 }, G# _# O
5.39.217.76/ G* Q/ e5 R b' E h
TSA比升中試給學生帶來更大和更多的教育損害,也與他們推崇的國際試驗矛盾。香港應實行十二年的基本教育,在小學、中學都不應有比較性的測驗篩選。教育是百年樹人,不是選擇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