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7-1-4 10:02 PM 編輯
" v- U% n7 ?! d公仔箱論壇: e; @/ r2 f1 q3 |" G
香港擁土地權雙方共同開發 落馬洲河套建港深創科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E o- @1 l. m, W
) z P; `0 _) j4 @& M' s4 q
, P5 Z0 {0 N. H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5 c) t P4 H% U7 V s
tvb now,tvbnow,bttvb5 }/ I; }3 F' |# }' V" L$ b' X. O0 o
[, l) S3 ]$ O9 X9 ^2 d落馬洲河套區的用地及業權爭議,經近十年拉鋸,昨日兩地政府終達成協議及簽署備忘錄,將河套區業權歸香港完全擁有,但兩地政府共同開發該八十七公頃的河套區,發展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由港府全資興建及交科技園公司管理這香港歷來最大的創新科技園。兩地政府成立聯合小組一起開發新園,主導權在港府,深圳政府可提意見,日後料吸納本港、內地及世界級的創新科技企業進駐加盟新園區,望能為兩地創科帶來更大協同效應。
# c) g% z) a5 k' ]% Q* E$ }
# |" B1 g1 k( n# ]. g* ], w% I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與深圳市委書記許勤,昨分別代表港府及深圳市政府,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儀式後林鄭月娥及許勤主持深港合作會議。5.39.217.76, R# t" K# t: `5 d.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K: X" V K4 p
林鄭許勤簽備忘錄3 y" A0 ]' P) Z w
tvb now,tvbnow,bttvb/ m: `+ T7 p8 y; B' B
河套區位於深圳河以南近邊境位置,該地區本來屬深圳,自九七年深圳河道拉直後,變為香港範圍,但兩地對業權有爭議,前特首曾蔭權於○七年《施政報告》將河套區納入十大基建之一。林鄭月娥指出,去年十二月兩地終達成一致意見,業權歸香港擁有,港府負責出資及分階段興建,深圳政府則共同參與開發。她希望新園區可與深圳河北的深方科創園區,連成「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對科研達成更大協同效應,並將以三大原則運作,包括園區按香港法律及土地行政制度履行,項目是非牟利,並以共同協商、互利共贏精神處理園區,她期望項目可盡快展開。
1 [% _2 B! D2 A" g5.39.217.76
. p2 B( T1 t' u5 D3 Y$ t8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全新河套區科技園面積有八十七公頃,為沙田科技園面積大四倍,總樓面面積百二萬平方米,為科技園三倍,會由科技園公司成立附屬公司全權負責新科技園建設、營運及管理,望吸引本港、內地及世界級頂尖科研公司進駐。政府預計,會吸引機械人技術、智慧城市、生物醫藥、大數據技術等科研企業進駐新園。
" W- q6 N( o/ ` g% ] ^4 n0 s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G3 Q6 d- F7 K; Q: B" C
由科技園營運管理tvb now,tvbnow,bttvb6 w/ B! Q% g7 n- p) k
4 c" ^: d) p5 B+ {: t5.39.217.76新科技園由香港全資興建、管理,深圳政府不用出錢,但昨已成立聯合專責小組,兩地政府可為新園區發展提意見。政府消息人士指出,香港仍有主導權,聯合小組主席及副主席,均由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及常任秘書長出任,深圳政府可提意見,而科技園的附屬公司也會設董事會,主席亦由港人出任,「話事權仍在香港一方」,港府與深圳並無任何秘密協議,但對日後香港政府的財政承擔、落成期估計,消息人士均指,現統統是言之尚早。
2 c! u/ x! G1 h, |3 _) r7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6 l$ z2 a6 U7 s4 l( Q# g政府消息人士指,不存在欽點科技園去管理,因科技園是香港最大的科技旗艦法定機構,科技園須按法例肩負創科基建、支援企業重任,日後新科技園與現時沙田、將軍澳工業邨兩幢科技園中心及蓮塘科技園各有功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v j5 K, Q& c/ W
9 | s0 Q9 T: F2 B& I+ ^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昨歡迎計畫,他指現仍構思新園區定位及財務計畫等問題,包括考慮是否在新園區為下游生產或前期試驗提供地方,公司會制定時間表及規劃,與政府再商討財務安排,預計公司需逐步增加人手。項目用地平整工程需時四至六年,預計最遲七年半後,園區有第一座大廈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