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市場經濟牌 西方遏華無底線
* L3 i) ^" t9 v; y" i$ ^6 ]tvb now,tvbnow,bttvb+ B6 |5 ^' B; t+ x7 W' d% C
中國一直努力推動在今年十二月十一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十五周年時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然而美國、歐盟和日本卻結成統一戰線,共同對華說不。顯然,西方期望利用市場經濟這張牌羈絆中國。問題是,面對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他們這張牌還能打多久?
; |- g. y# l! T# D5 m- }$ H' z公仔箱論壇5.39.217.768 J5 g! t Y7 s) f# g. ]- l4 i
「市場經濟地位」是一個經濟學上的名詞,它表示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狀況。中國當年加入WTO時,美國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理由是中國的國內價格是由政府機構和政策設定,而不是由供需力量決定。中國入世議定書第十五條規定:「在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並不自動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比對價格,而是選擇第三國產品價格,即替代國價格作對比價格,這種待遇保持十五年。」正是這一條款,使得其他國家能夠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
1 _8 d% ?! @: F6 [3 u: Y% i7 }1 itvb now,tvbnow,bttvb$ S, K8 L7 N2 {7 i! E9 |* f
另起爐灶 設亞投行
/ q; [. r3 X- i5.39.217.76
& Q$ C. A3 E2 ?1 Y( W3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按道理,這個過渡期行將結束,無論美歐日是否承認,中國都具有市場經濟國的地位。但美歐日並不買帳,比如很多歐盟官員堅持,中國是否擁有市場經濟地位,需要通過歐洲議會的決定。顯然,西方不會讓中國低成本拿到市場經濟地位的國際認證,而是需要中國付出相當的成本來交換。
6 F u4 i; z8 \
) f( r3 T2 C# F8 M, o4 [事實上,西方對於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不是完全把它作為一個純經濟的現象來考量,而是涉及到大國實力與國際規則的博弈。從歐美的角度看,把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作為一張牌來打,任由其單方面對中國整體經濟運行進行市場化程度的評判,既可以體現其主導國際貿易和經濟秩序甚至國際政治的能力,也可以誘壓中國按照他們指定的方向進行改革。公仔箱論壇( V! W/ f( Z: E: [8 b1 j; m
5.39.217.762 N( ~/ X2 d8 \4 K
美國幾年前就曾透過與中國的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稱,可以在適當時候有條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所謂的有條件,既是一種政治套語,更是一種實際約束,比如要求中國向美國開放服務業市場、暫停對非政府組織管理的立法、放鬆對美國高科技企業的限制等。tvb now,tvbnow,bttvb; R3 q- a5 t$ v( O
9 P# R) C6 c7 Itvb now,tvbnow,bttvb但在這種單方面認定的不平等情勢下,即便中國通過構建所謂市場化綜合評判指標來抗辯,也無濟於事,歐美出於意識形態的偏見或其他目的,總會對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視而不見,而把視線引向不利於中方的個別規定上。包括候任總統特朗普在內的美國政客就認為,當年允許中國加入WTO是美國「歷史性大錯誤」,為了「糾錯」,如今需利用既有國際經濟貿易規則加強對華約束。tvb now,tvbnow,bttvb. \8 U" I7 V9 l6 v
5.39.217.76& C* b( x C) N+ U' O9 ~) p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既然西方對華關閉市場經濟大門,中國只能另起爐灶。事實上,亞投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的成立就是這種邏輯的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