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治中風專家 研新法助上肢再活動$ K3 K" f ]" C `
- k5 f. V2 j! t9 M! h2 r* \公仔箱論壇. m/ ~) d" p8 `& @* X* h( ]
tvb now,tvbnow,bttvb& K1 X4 }7 G* O7 {# n+ L& l2 `- m: \
中風是香港第四號殺手,致力研究華人中風成因及療法的腦血管病專家黃家星,近月獲頒「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成為首名得獎華人。黃家星與其中大醫學院團隊正研究混合刺激腦神經、增加腦血流的治療法,再配合物理治療,助中風病人恢復上肢活動能力。
7 l$ j4 o! T8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8 o: g9 t; X( o增腦血管流量 刺激神經元公仔箱論壇5 O' v# Y! F+ O2 l
' A4 [. R$ z! l: h6 j8 ]" q
中大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與中大醫學院團隊,正研究「脈磁激療法」,先用體外反搏法,即以氣囊袋綑綁病人的大小腿和臀部,心臟舒張時氣囊袋會充氣向下肢施壓,把靜脈血液泵回心臟,從而增加腦血管的血流量。然後病人會接受「爆發性磁刺激」,用磁力信號刺激大腦內的神經元,上述兩方法均有助腦部康復,以助中風病人恢復上肢活動能力。
" G' y- d; I+ l8 U: u' t% ctvb now,tvbnow,bttvb " d. `( j* j u8 X( c. [& `8 D, G5 P
研究計劃在80名中風患者身上作臨牀試驗,自2014年至今暫有17名患者參加。黃家星強調,研究仍在臨牀階段,但團隊目標是每4名接受混合治療的中風病人中,至少有1人能恢復上肢活動能力並獨立生活。tvb now,tvbnow,bttvb$ Z6 B5 ^3 b" o
1 ?8 Z( w$ I5 u, A9 m8 l5 u公仔箱論壇治療10天 右手回復書寫能力
7 m' F" `( B# c% i; w* v1 E% t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4 |! H' a% M% r! g/ J
60歲的謝先生2014年10月中風後右邊身體癱瘓,是首名參加研究的病人。他中風後連續10天接受脈磁激療法,配合物理治療後,現時右手書寫能力重回中風前九成水平,「刷牙、寫字全沒問題,只是拿筷子時手指欠點力」。71歲病人余女士中風後約5年才接受脈磁激療法,成效沒那麼顯著,但她仍感治療有效,「手臂肌肉感覺鬆了」。
# [1 f* a0 e/ A4 P5.39.217.76
, ^6 R# M; e, v# c3 m- }/ Ftvb now,tvbnow,bttvb黃家星在1998年研究發現腦血管收窄是華人中風的主因。2002年進一步分析微小血塊在動脈流動引致腦血管收窄,其後更研發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他上月獲世界中風組織頒發「世界中風組織主席中風貢獻獎」,表揚他對中風研究上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