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rrurier 於 2016-10-19 08:55 PM 編輯 5.39.217.76. i6 ^5 m0 u E- x5 O( f
4 A# d, ^! I* D: S: ]
中史教師:港英推儒家教育 抗五四民族思潮
1 v* ?( d1 t7 w& Z, Ptvb now,tvbnow,bttvb
) S! R7 d( q. `9 V1 b5.39.217.76
& j: I, z! z Q6 g' L5.39.217.76
0 f) ]0 i( W7 T公仔箱論壇資深中史科教師陳仁啟說,港英政府也有推行國民教育,1925年本港及廣州工會發動省港大罷工,支援上海人的反帝國主義抗爭,港英政府遂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以抗衡提倡「破舊立新」的五四運動思潮及當中的民族主義。他續說,港英政府也藉傳揚傳統中國文化,推廣儒家的「忠君愛國」思想;英國雖只是殖民政府,非港人的「君國」,但儒家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誰做『阿頭』便聽誰話,不要搞這麼多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8 R! l1 C0 m/ J" b
tvb now,tvbnow,bttvb3 K4 T/ U4 I7 d/ J
至於為何港英政府不以「去中國化」管治香港,陳認為若英政府太過分,反會挑動民族情緒。他補充,英國在省港大罷工後,委任金文泰做港督,金文泰懂得寫中國古文古詩,tvb now,tvbnow,bttvb, n( w C, E# q8 w+ {
上任後強調漢文化,青山禪院對出的牌坊便是由他題字。
I; _" Z8 e7 q5.39.217.76
2 `- B1 j7 D. wtvb now,tvbnow,bttvb陳仁啟認為,在此背景下,九七回歸前後港人對國家民族有愛,轉捩點是2012年教育局推德育與國民教育科,「課程本身可能沒問題,但政府提出要推動國教這舉動,本身已有政治意味」,不少愛國團體又推出國教教材,如教聯會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等,對中共歌功頌德,將本應是指擁有5000年文化歷史的中國,等同於共產黨下的中國,令本已抗拒中共政權的港人反彈。
: {( ~/ c& u' {) V* {, y1 B7 U公仔箱論壇 5 ]( n! `0 H4 N0 Q# N
2012年推國教科成轉捩點tvb now,tvbnow,bttvb6 d6 _% r0 R1 K' V
: Q' A% g0 \6 H& m/ V. S, q+ i* k陳認為本港中史教育一直提倡愛國而非愛黨,不少中史教師出身中大,該校中史教育則深受1950年創辦新亞書院的錢穆影響,錢穆愛國和愛中國傳統文化,因反共而來港、寫文章批評共產黨;至於香港大學,港英政府於1913年在港大設立中文學院,委任晚清國史館總纂賴際熙教中史,傳授中國傳統文化、抗衡五四思潮,賴際熙等滿清遺老不認同辛亥革命,也怕革命黨會令中國文化的根滅絕,教學時重古史和四書五經等,但避開現代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