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烽煙未平息 湄公河問題突起; l6 T# N" b5 e- b
tvb now,tvbnow,bttvb# ?9 L6 L& v/ ^, x& V
湄公河這條跨越六國的河流,今後或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發生爭議的焦點,其火爆程度甚至不亞於南海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c3 I, _5 `2 g5 B: z
5.39.217.76" F6 K+ M. k# ~5 x# K( K3 c
湄公河綿延四千三百多公里,維持着約六千萬人的生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國戰略水道之一,該流域生產全球百分之十五的稻米,有「世界糧倉」之稱。但近年來,隨着各國在用水量問題上的矛盾,各方的矛盾開始上升,尤其是今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東南亞各國用水出現困難,一度出現爭水現象。tvb now,tvbnow,bttvb: V/ ]: J! A+ n6 B) N
5 \" n' U* `: ]9 y$ ^0 y, q+ `tvb now,tvbnow,bttvb越南等湄公河下游國家將矛頭對準中國,認為中國在上游大量建設水電站,層層蓄水,影響了下游用水,導致當地出現生態災難和農業危機。其實這種指摘多少有點誇大其辭。湄公河上下游分布着中國、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的三十九座水電站大壩,各國都有責任,而不是僅僅中國。不過,中國處於上游的優勢地位,可以憑藉有利的地理條件掌握更多資源,並將資源轉化為地緣政治優勢,卻是不爭的事實。
! L8 o1 l( u- d. Y4 W+ G
' ]' r2 z5 \/ F ` F$ F; `公仔箱論壇推波助瀾 挑撥離間
5 K# e; O7 W+ R. W$ p5.39.217.76
' X+ d8 D; C! d: U' d' L4 a: @! {5.39.217.76湄公河流域的爭議給域外國家插手提供了機會,尤其是處處針對中國的美國和日本,更是不放過機會。比如,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專注於對湄公河下游國家的地理、社會和經濟狀況實地考察,片面地渲染中國在湄公河上游開發對下游國家帶來的消極影響,以激化中國與湄公河下游國家的矛盾;這種手法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已經多次使用,可謂屢試不爽。
7 W- E1 x7 Q1 |2 A' T7 n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d! g2 o( Z6 }6 Q! Z
奧巴馬政府重返亞太之後,更視湄公河下游地區是美國新亞太戰略的重要「側翼」,近年高調推出《湄公河下游倡議》,大力投資環境、醫療、教育和基礎設施等領域,不斷加強「美湄合作」的制度化建設,並提升同地區內各國的雙邊關係,適時進行民主改造。越南、柬埔寨、老撾都不是美國認定的民主國家,華盛頓通過援助,藉機輸出美式民主與普世價值觀,在當地發動顏色革命。至於日本,將打造綠色湄公河倡議的多邊平台,積極配合美國在當地的戰略,以促進共同價值觀、提升法治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為名,在當地暗中發展勢力,抑制中國影響力的上升。
. u1 f6 \( G" {/ k- M& R7 w. X9 U
. F# I+ `) b2 W1 ?" h6 q; W5.39.217.76在美國尚未重返亞太之前,南海風平浪靜,等到美國插手南海,整片海域變得風高浪急,局勢一度失控。如今湄公河問題也逐漸發酵,一旦機會成熟,該問題也將引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矛盾,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對於中國來說,既要高度警惕域外國家推波助瀾,挑撥離間,但也要照顧湄公河下游各國的利益關切,做到同飲一江水,共築一江情,各國共享共治,利益均霑,美日即使想利用這個問題大做文章,也難找到着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