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成長指標沿用23年 學者籲更新
% Z. {0 a3 R) f7 R# [6 S5 t* w) Z公仔箱論壇
* v, V! h6 a# Y: a5 |4 a公仔箱論壇
: ^" u' R4 y; `& y) _3 M6 p公仔箱論壇5.39.217.76( V4 q# p. L9 x$ M' K$ E) h
+ O! x5 V( ], V2 b- l7 W
& A& D" p# D5 h# T&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你BB是屬於50%(生長線),是中碼BB。」父母帶初生嬰兒到母嬰健康院檢查時,護士會按嬰兒的重量、頭圍等將嬰兒歸納不同生長線的組別,以便監察其成長是否正常。但原來健康院的這一標準數據已採用了23年,衛生署正邀請學者和專家檢視現時數據是否合適。有兒科醫生及學者建議展開普查,研究本地兒童的最新生長情况,但對於應否改用世衛標準則意見分歧。tvb now,tvbnow,bttvb& _ x2 Z6 v, F/ L7 A3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B3 Z5 \0 N5 C* y
生長線圖表包括身長/身高、體重與頭圍3種生長指標,分男版和女版。曲線以百分比劃分嬰身「碼數」,例如50%便是指100個同月(年)齡的嬰兒中屬於中碼嬰兒。7 y9 H! \& v; C; j; _7 q
tvb now,tvbnow,bttvb: [/ ]+ g7 a- v6 _9 ]2 \$ P' S) X
衛署:至今仍富參考價值 Y2 Q- l8 p! g/ y( s
6 p/ W0 Q' c% Z$ x. W1 Z衛生署發言人指,正邀請學者和專家檢視現時本地兒童生長數據及圖表,以定出更具體檢討安排。目前署方所用的兒童生長圖表按本港1993年生長調查數據製訂,發言人指參與當時調查的兒童均經篩選,屬身體健康兒童,至今仍富參考價值,但表示會定時檢討及研究世衛的兒童生長標準是否適合用於本港。tvb now,tvbnow,bttvb- k3 V1 o. p; U
公仔箱論壇: A' G) E0 K e. s- _3 J. T& `4 W, A
學者籲考慮兒童肥胖因素tvb now,tvbnow,bttvb. ~$ ` r6 v& g# m& M' P5 e
9 x+ X, ]2 L/ y1 g$ S* `9 rtvb now,tvbnow,bttvb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指出,隨社會發展、母親飲食生活習慣、嬰孩及兒童營養攝取增加,相信兒童生長亦有所改變,如有更新圖表,可比較準確了解小朋友的生長情况。兒科醫生葉麗嫦同意更新圖表,2006年世衛亦推出新標準,建議改用世衛標準製作。
: k+ J4 J9 ^& V# J9 d$ ]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e g! L- e2 k& A, N" _0 T% D) I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臨牀助理教授梁語殷建議署方展開新普查,但指本港兒童肥胖問題普及,須同時了解兒童身高有否相應增加,以及考慮其他健康因素,免讓肥胖正常化。她不建議改用世衛標準,因未必切合本港情况。tvb now,tvbnow,bttvb" `. J E9 i8 C) O. Y
5 |! p! V" d, n) H8 e2 N兒科醫生梁淑芳同意定期對群體作生長評估,如內地每10年一次,但強調必須與飲食與健康數據一起調查,因採用較為肥胖的人群作為標準將會對正常細小兒童造成更大壓力,恐怕會進一步製造更多肥胖兒童青少年。另她建議調查全母乳餵哺達6個月的嬰兒生長情况。 |